創業板三大頑疾仍未消除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網易財經)
在創業板正式掛牌交易前,創業板挪用超募資金和大股東套現等隱患已有預測。現在來看,隱患依然存在,並且越來越突出。
頑疾一:市盈率奇高股價波動幅度大
市盈率居高不下,依然是創業板存在的一大主要問題。高股價也是創業板的明顯特徵。創業板28只股票齊漲共跌、股價大幅度波動,從首日爆炒到次日大面積跌停,創業板股價大幅起落的勢頭延續至今,還未見明顯改善。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創業板高風險的典型表現。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創業板退市制度並未明確,其交易規則和主板一致,創業板企業實際已過了創業期,處於快速成長期,有了很強根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創業板企業退市可能性幾乎為零。
頑疾二:資金置換募集資金變相挪用
創業板公司在募集資金尚未投資到位前,就優先動用超募資金的做法引起了業內警惕。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舉存在變
相挪用超募資金嫌疑,因為優先投入超募資金一方面使之名正言順地投資主業,另一方面可以省出更多不受監管層限制的「私房錢」。
由於創業板公司均未透露置換後的資金動向,這引發了業界越來越多的擔憂,其實業界的這些擔憂並非多餘,之前就有不少上市公司存在挪用募集資金的現象,如五糧液(000858)前不久就因委託理財等行為受到證監會查處,還有些上市公司一方面挪用自有資金炒股,而另一方面又伸手向銀行舉債投資主營業務,使得銀行信貸大量地變相流入股市。
頑疾三:股權質押原始股東變相賣股
創業板原始股東變相出售公司限售股套現,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個重大隱患。法律界人士認為,這是一種變相減持行為。即買賣雙方先做一份借款、股權質押的協議,打5-7折將股票賣出。等股票解禁後,再通過「假仲裁」的形式將股權過戶給買方。最後發佈公告稱,通過仲裁將股權轉讓出去,其實這筆股權早已經變相減持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