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發商或成上海樓市新勢力(圖)
兩岸網新聞中心 (來源:東方早報)
萬科、金地、綠城等一大批內地主流開發企業安營扎寨,眾多外資和香港房企重兵布局——上海地產江湖中每一個外來客的實力都不容小視。
這一次,上海地產版圖可能進一步擴容,來自台灣的上市房地產公司有望成為又一支強勢生力軍。
台資將“登陸”樓市
最近有幾家台灣上市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找到滬上房地產專家蔡為民,商討赴大陸投資開發的事宜。
國台辦最新發布的8項具體方案讓不少垂涎上海房地產市場已久的台灣開發商看到了希望。該方案指出,未來將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台資企業拓展大陸市場并參與大陸擴大內需的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大陸各地台辦將會同有關主管部門為台資企業提供協助,推薦符合資質的台資企業參與當地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大陸主管部門也將盡快提出參與企業資質和台灣相關專業人士資格認定的具體辦法。
蔡為民告訴記者,此前,台灣上市公司不允許在大陸直接投資房地產開發,新政策有望打破多年來台灣上市公司直接投資大陸房地產市場的限制。台灣房地產中介機構經紀人資格也可能在大陸得到認可,這將對推動台資參與大陸房地產開發和二手房中介業務產生重大利好。
“目前外來者想在上海拿地比較困難,而且拿地開發周期較長,因此台灣開發商將更側重和大陸企業以及政府進行項目合作開發。”蔡為民認為,不單是上海,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大陸一些二、三線城市都將是台灣開發商考察的目標。
“台灣房企肯定會成為上海樓市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要想達到香港房企那樣的規模和成績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蔡為民肯定地說。
學習香港經驗
“香港房地產企業在上海這些年的表現值得台灣的房企學習。”上海德志地產咨詢公司總經理許杰認為,上海因有召開世博會、“兩個中心”建設等利好因素,房地產市場呈現巨大的發展空間,港資今后在上海的運作規模可能越來越大。
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港資在上海房地產投資就超過300億元,幾乎前來上海投資的香港地產商每個項目都在數十億元。不少地產巨頭在近期還紛紛宣布在上海的增資計劃,包括太古地產、和記黃埔、新鴻基等在內的著名香港地產開發商都公布了年內擬巨資在上海建設房地產項目的消息。香港太古地產開始在上海最優越地段開發“趕超新天地項目”的大中里項目,而該項目總投資額將不少于100億元;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經開始啟動其在滬最大的房地產投資項目——真如副中心項目;新鴻基則啟動了每平方米單價預計達18萬元的濱江凱旋門高級物業項目。
從投資的物業類型來看,商業項目與大型高檔住宅一直是港資投資的重點,上海頂級地段的數量眾多的商業地產樓宇屬于港資開發商。
興達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林認為,這一投資特點與上海商業項目以及高檔住宅項目投資回報較高有關,這些香港大型地產商在高端項目上也具有相當成熟的開發經驗。
外埠房企成主力
香港房企和一些外資基金悄然改變著上海的地產勢力格局。另一方面,伴隨著行業的不斷進步和升級,上海的地產舞台上活躍著越來越多外埠的面孔,主流開發商也紛紛搶奪“蛋糕”。
除了本土的綠地、大華、城開等一線開發商不斷壯大外,萬科、金地、招商、保利、華潤、華僑城、綠城、富力、龍湖、中海等一大批國內主流開發企業已經成為上海樓市的支柱力量。
對于這些外埠的地產勢力來說,上海早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戰場。
以萬科和金地兩家外來品牌房企為例,今年一季度它們都在上海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數據顯示,一季度萬科在上海實現銷售金額13.1億元,公司一季度銷售金額為122.2億元,上海銷售所占比重為10.7%。金地上海實現銷售金額11.3億元,比重達到33.5%。
來自方方地產咨詢機構的統計顯示,去年上海樓市內總銷售金額排前30位的企業,已由此前的老牌本地房企“長期盤踞”變為本地房企、新上海房企和老牌外企“三分天下”。跟前年相比,去年上海總銷售金額30強中竟有50%出局,曾經的上海地產主角也紛紛退出“主力陣容”。
“其實,上海商品房總銷售量、總銷售金額排行榜被本地房企占據的歷史從2003年起便開始被改寫,但最近兩年變化是最大的,顯示上海樓市的企業集中度提高了。”方方地產咨詢機構總咨詢師胡宗亙表示。
地產新勢力
方興地產用了半年的時間終于成為金茂的大股東,資本的力量不容小看。進退有據,上海地產精彩不斷,也許一個新的勢力格局正在形成。
事實上,近一段時間,上海的樓市暗流涌動,資本較量,樓盤更名,當一些原來風生水起的地產大鱷退出市中心區的時候,有一些新生力量開始強勢進入上海市中心。
上海地產江湖上有太多的新面孔值得我們關注,下一輪新生力量又會是誰?
房地產投資資金主要分為內資和外資,也就是境內開發資金和境外開發資金。境外開發資金,目前主要是香港資金和借道香港而形成的境外(含國外)資金,如部分美國資金等。
知名地產評論人陳真誠向記者指出,在上海房地產市場,來自台灣的開發商或台灣資金(主要是台灣企業資金)在大陸開辦的企業,台灣資金通過相關渠道與其他開發商進行項目合作形成的合資開發商,很有可能會形成一股新的房地產開發經營力量。
“除此之外,還可能有來自歐美、中東等國家(或地區)的資金,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到境內房地產開發領域。”陳真誠同時指出,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比較港澳地區而言,境外(含國外)其他地區的資金進入大陸房地產領域的條件要復雜許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