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放棄的藝術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跌宕起伏,投資者也飽嘗了其中的酸甜苦辣,部分投資者可能在股海沉浮中已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但更多的投資者實際上還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面對這樣的投資者,我想說:投資應學會放棄。
其實說起來道理很簡單,就是在複雜的市場中,每個人都會面對太多太多的未知和無奈,如果投資者不選擇放棄,以弱抗強,則可能不單單是達不到預期效果,更重要的是將嚴重影響心態,從而導致更多的決策錯誤。
實際上,每個投資者都已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很多機會,只是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比如幾乎每個交易日都會有漲停的股票,但多數投資者可能並不在意自己沒有投資到這些股票,因為他們非常清楚,這不在其掌控範圍內。但是當一隻看好的股票在自己猶豫是否出手之時大幅上漲,就很難坦然面對了。
事實上,股市中有很多看似可能掌控的情況,其實並不一定能控制,這導致有些錯誤的發生幾乎是必然的,所以投資者實際面對的不僅僅是平靜地接受一個可能的錯誤,即不得不放棄已得到或可能得到的收益,而是更應事先決定好去接受下一個可能的錯誤,選擇放棄什麼。
較典型的情況就是牛市中想獲取更多收益,結果多會滑頂而過。
牛市中最好的投資方法就是持股不動,但較高的浮盈總會引誘投資者提早賣出。投資者有兩種選擇:一是持有不動,這幾乎肯定會躍過高點,失去已到手的部分收益;二是獲利賣出。其後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情況是賣出後繼續上漲,說明賣錯了;另一種情況是賣出後下跌,看似賣對了。下跌後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沒能在低位補回,股價又漲過賣出價,說明還是賣錯了;另一種情況是在低位補回,說明賣出是正確的。但這之後又可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回補後上漲,說明回補正確;另一種情況是回補後繼續下跌,說明回補錯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投資者在做出一個投資決定時,無論正確與否,都會為將來的錯誤埋下伏筆,沒有絕對正確的決策,只有相對正確的決策。一個相對正確的決策不僅要力求當前益利最大化,還要力求潛在錯誤的最小化,而後者往往是被投資者所忽視的。
與逃頂相類似,抄底同樣是件幾乎辦不到的事,必須放棄見底前或後的部分利益,即或是買後淺套,或是確定見底後追入。
更常見的是,謹慎者在熊市中較早減倉,對市場的連續懷疑會延續到牛市,牛市真的到來時,建倉緩慢,即為了熊市中少虧,放棄了以後牛市中多贏的機會;激進者熊市中減倉較晚,更容易錯誤地去搶反彈,當然也更可能搶到牛頭,即為了能在其後的牛市中先上手,不得不選擇眼前熊尾的虧損。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從淨值表現中都可清楚地看到這一點,除個別基金外,2008年淨值表現好的(即早減倉的),2009年淨值表現會相對差些(即晚加倉的);而2008年淨值表現差的,2009年淨值表現相對好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