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總裁:中國重新評估人民幣價值的好機會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世界銀行總裁 Robert Zoellick 表示,中國將其經濟轉型為更依靠內需的模式,而此應是北京重新估價人民幣的機會。
Zoellick 受訪時表示,中國逐漸瞭解其工業架構並不正常,因為中國異常高的儲蓄率大部分來自國營事業產生的高獲利。他指出,這些國營企業之所以產生高獲利,部分係因國營銀行以極低的利率放款給其他國營企業,且國營銀行支付給存款戶的利息也相當低。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國銀企業高獲利的主因來自這些企業支付的低工資。
Zoellick 表示:「真正儲蓄群是某些企業的留存利潤,特別是國營企業。這創造了改變的雙贏機會,中國可看出這個可能性,但要改變這些架構並不容易。」
就某程度而言,中國察覺其社會更仰賴消費者支出,應該降低儲蓄率,這可能是重新評估貨幣的機會,因為人民幣的幣值如果上漲,就可以提高中國民眾的購買力,倘若幣值上漲,也會讓企業未來投資和產能往國內需求調整,而非增加出口生產。
他表示:「專注在解釋架構的人會說,幣值快速調升並不會讓工業架構自動發生變化,這樣說並沒錯,但是貨幣升值後物價改變,將示意你必須為工業結構做些改變。」
美國、歐洲和國際經濟機構不斷施壓中國,希望中國重新評估其貨幣,也積極以利益考量說服北京當局升值人民幣。美國政府 4 月 15日以前將決議中國是否「操作」其貨幣,美國國會懲罰中國進口的動力也可能轉強。
Zoellicks加強了中國選擇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重要性。在 3 月份更新版的報告中,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經濟繼去年成長 8.7%之後,今年將成長 9.5%。
世界銀行指出,2005年 7 月至今年 3 月,中國匯率升值 12.3%,目前約處於 2000 年相同水準。世界銀行表示,提高匯率有助於中國「削減通膨壓力」並阻止房地產泡沫化。
Zoellick 表示,最近這回經濟衰退,重創美國和歐洲富有國家的經濟,但中國和印度卻持續成長,顯示全球朝著「國際經濟成長有多種支撐」的架構發展,然而,他認為隨著危機警報漸漸解除,國際之間的議題更難達成同意,其中包括重新修復金融機構、提高經濟成長和處理不斷增生的公債…等問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