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央企紅利上繳比例提高 “十大軍工企業”全部上榜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新一批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企業名單,以及上調后的央企“紅利”征繳比例,昨日出爐,其中壟斷企業定位15%。

綜合媒體12月31日報道,財政部日前下發了《關于完善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將652戶部屬企業納入央企紅利收繳范圍,并將此前確定的收取比例普遍上調了5%。最新一批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企業名單,以及上調后的央企“紅利”征繳比例公布。名單顯示,包括教育部所屬的高校校辦企業等近700家企業進入到新名單。而在新調整的“紅利”上繳比例里,大部分央企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煙草、石油石化、電信、電力等壟斷型央企上繳比例從10%提高到15%。

壟斷企業征繳比例提高50%

調整前,國家對央企收益的征繳率為凈利潤的5%~10%不等,壟斷型央企為10%,一般性競爭領域央企為5%。


今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1年起,將5個中央部門(單位)和2個企業集團所屬共1631戶企業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但當時的會議并沒有透露最終的提升比例,也引起了媒體的多方猜測。

昨日,財政部公布了《關于完善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解密了新征繳比例。

按照該通知,央企被分為四類,前三類企業應分別上繳企業稅后利潤的15%、10%和5%,第四類企業則免交國有資本收益。新的比例將從2011年1月1日起執行。

第一類企業有15戶,來自于煙草、石油石化、電信、電力這樣的壟斷型央企;第二類企業有78戶,主要是鋼鐵、運輸、電子、貿易、施工等一般性競爭領域的央企;第三類企業有33戶,主要是軍工企業、設計研究類企業、中國郵政集團、中央管理的出版類企業,以及教育部、文化部、農業部和中國貿促會所屬企業。第四類企業是中儲棉和中儲糧這兩家執行國家儲備任務的政策性企業。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經濟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5個百分點看起來很小,但對于壟斷型央企來說上繳比例提高了50%,對于一般性競爭領域央企提高了近一倍。

按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征收方式,每年將根據上一年的央企利潤征收國有資本經營收益。2008年央企利潤滑坡近30%,央企上繳的額度只有200多億元;2009年央企利潤小幅增長,達到7977.5億元,央企經營和重組回歸正常,2010年征收的上年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預計為421億元。

在日前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會議上,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曾透露,今年國資委所屬央企的利潤將超過萬億。以此預測,文宗瑜認為,2011年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有望達到1200億左右。

“十大軍工企業”全部上榜

在財政部昨日公布的最新上繳企業名單中,來自于國務院國資委的有116戶,煙草企業1家,教育部的有623戶,中央管理的出版類企業2戶,文化部的3戶,廣電總局的1戶,農業部的2戶,中國貿促會的21戶。

特別是軍工和科研院所企業,2008年制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時,曾因這些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或正處于改制中,暫免三年上繳央企“紅利”。目前三年時間已過,記者查閱名單時發現,“十大軍工企業”已經全部上榜。

但并不是國資委所屬的央企都在這個名單中。新成立的國新公司、中國聯通(600050)等企業都未在財政部名單中出現。所以,在考慮是否上繳“紅利”時,財政部給予了負有重組改制任務的企業充分時間。

提高5%對央企影響有限

在范圍擴大的同時,央企上繳紅利比例也相應做了調整。調整后,央企上繳紅利仍分為四個等級,除了不收取紅利這一等級以外,其余等級均上調了5%。

具體來看,第一類包括煙草、石油石化、電信、煤炭、電網和部分電力央企,收取比例為15%;第二類是鋼鐵、有色、運輸、航空、汽車、房地產和部分電力央企,收取比例為10%;第三類為軍工、科研院所和部屬央企,收取比例為5%;第四類為中國儲備糧總公司、中國儲備棉總公司等政策性公司,仍不收取。

其中,第三類當中的軍工、科研院所央企在2007年被劃定為暫緩三年上繳的等級,此次下發的《通知》實際上是明確了軍工、科研院所央企免繳期即將結束。

由于央企紅利上繳比例偏低,今年以來,不時傳出央企紅利上繳比例提高5%-30%的聲音,但最終敲定為提高5%。對此,文宗瑜認為,提高5%這個比例是比較恰當的,“如果一下提高太多,來自央企的阻力會很大,也會影響央企的資金流動”。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春曉也認為,這個比例是比較恰當的,“既可以保證企業自身發展,又可以將企業獲得的效益多拿出一部分來支持經濟發展”。

“只提高5%,幾乎不會對央企經營產生影響。”文宗瑜認為。一個大型航空央企人士也對記者表示,提高比例對公司暫無影響。

增收部分或主要用于央企重組

擴范圍、提比例,意味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將增收。據文宗瑜預計,此次調整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將年增380-500億元。

從央企經營現狀來看,增收三五百億可能性也比較大。盡管全年數據尚未出爐,但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日前已經透露,今年央企實現利潤或超萬億元。按照提高后標準來看,大部分央企上繳紅利比例都在10%以上,因此,明年增收三五百億完全可能。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07年-2009年,我國共收取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1572.2億元,而3年里央企利潤共為24772.6億元,按此推算,央企3年來上繳紅利比例僅為6.3%。

文宗瑜認為,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增收后,仍將主要用于央企重組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取之于央企用之于央企。”張春曉也持同樣觀點。

同時,記者從有關人士處也了解到,財政部還在醞釀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出部分用于公共預算,用于社保支出,但具體調出比例仍待定。

將繼續擴大征繳范圍

對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未來的發展思路,財政部官員也多次表示,將所有國有企業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趨勢,明年將會爭取更多部屬央企納入國資經營預算。

據了解,財政部計劃在2012年匯總編制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結束目前中央、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各自編制的局面。屆時,全國國有企業的收益上繳利潤將得到匯總,其支出情況也將得以公布。

未來征繳比例是否會在目前15%的基礎上繼續提高,甚至像有些研究者建議的提升至30%~50%?文宗瑜認為這不可能實現,一方面政府的紅利征繳要考慮企業經營實際,另一方面幅度提升已經很大,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會考慮到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