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進入2.0時代 中國政策收緊步伐應放緩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央行綜合采取公開市場操作、準備金率、利率等工具加強金融調控,引導貨幣信貸穩步向常態回歸,貨幣政策調控的效果初步顯現。反觀國際市場,愛爾蘭引爆歐洲第二輪債務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沖擊正逐步加大,美元攀升至兩個多月高點,這將部分緩解輸入型通脹壓力;而今年一直源源不絕涌入亞洲新興市場的熱錢,也有可能一夜之間突變方向。為避免經濟硬著落,中國近期嚴厲的緊縮舉措應考慮適度放緩,以研判國際市場走勢。
因國內數年來貨幣超發尤其金融危機后大量信貸的投放,和經常帳盈余及外匯儲備累積帶來的基礎貨幣投放,制造業不振和私營投資領域被壓抑,國內沒有較好的“資金吸水池”。此前股票和樓市一度被視作兩大吸收流動性的工具,但高房價惹得怨聲載道、政府不得不出來打壓,政府加息等抑通脹舉措也變相打擊了股市,在實際負利率情況下,閑置資金乃至居民存款只能搬家避通脹。
再加上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經濟低速增長,并試圖通過狂印鈔票來稀釋債務、刺激出口和就業,因覬覦中國高增長前景和人民幣升值趨勢,越來越多熱錢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和國內“閑錢”一道尋求獵物,農產品等均成為炒作對象。
11月初以來,愛爾蘭銀行業問題不斷發酵,并最終引爆歐洲第二波債務危機,國際金融市場過去五個月的走勢完全被逆轉。環球股市承壓下滑,商品價格自高位回落,美元回升至兩個月高位。目前來看,愛爾蘭危機可能進一步蔓延至歐洲更多國家,市場目前紛紛猜測葡萄牙或西班牙將成為下一個希臘和愛爾蘭,且市場對歐洲“多米諾”式危機越發缺乏信心,并擔憂歐元長久痼疾和歐洲結構性差異問題。目前市場廣泛預計歐元將進一步跌至1.30美元。
美元三周時間勁升約5.8%,并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進一步攀升,月圖顯示美指本輪反彈目標直指三角形區間上限88一線,按此計算美元目前至少尚有10%上升空間。除受歐洲債務問題擔憂及中國收緊政策刺激美元上漲外,美國10月非農數據及三季度GDP數據也是刺激美元反彈重要因素,而美國經濟良好表現和美聯儲內部對量化寬松政策的分歧或令該計劃“半途而廢”,這將更進一步刺激美元漲勢。
美元一反彈,中國股市就完蛋。巧合的是,中國股市自6月末觸底反彈,11月初觸及階段高點,這正和美元上輪跌勢相吻合。再往前追溯,金融危機后中國股市08年底觸底,09啟動大級別反彈,并于當年8月觸及年內高點,雖然三季度高位盤整,但年末至2010年尤其今年二季度展開明顯跌勢,也可以說是拜希臘引發的“歐債危機1.0版”和美元該輪反彈所賜。外部因素對國內經濟和政策的影響可想而知,因此中國在制定國內政策務需靈活應對;決不能忘記次貸危機前中國密集緊縮政策和國際金融危機重疊后對中國經濟劇烈沖擊的教訓!
通脹要控,但不是為了打壓股市,官方媒體似乎正意識到這個問題。要補充的是,流動性要控,但不是一刀切的“關住”流動性,還要區別對待,千萬不能出現“大和尚有水吃,小和尚沒水吃”的誤區,進一步扼殺國內私營部門的競爭力。控通脹更要增收入,這也是既減輕人民幣對外升值壓力又有利于普通老百姓最實惠的途徑。此外,考慮到美元對歐元和新興市場貨幣走強,人民幣盯住美元或進一步升值,將實質損及中國對外出口尤其對歐洲及亞洲鄰國,雙向波動應堅持,應頂住外部壓力。
此外,出于對亞洲政治緊張局勢的擔憂,投資者紛紛拋售亞洲貨幣。由于亞洲貨幣全線滑落,今年一直源源不絕涌入亞洲新興市場的熱錢,也有可能一夜之間突變方向。熱錢特性向來銳進銳退。特別是近期亞洲多國加強“筑堤防洪”措施,包括限制外資流入及加息等,控制通脹與資產泡沫,阻撓大量熱錢流入,前期青睞于亞洲的熱錢,是否會再因朝韓沖突事件180度逆轉,令人關注。事實上,周二已見部分避險資金從亞洲市場撤出,造成亞股與亞幣急挫。亞洲新興市場面臨走資新威脅,中國務要警惕!
(桂強理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