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市場在下跌中釋放結構性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周二市場在前幾個交易日的勉力掙扎之后,終于出現大幅度下挫,120日半年線失守,上證綜指考驗3000點重要關口。從目前行情分析,此波調整在延續中,系統性風險釋放中集中表現為結構性調整。但連續殺跌中應保持理性,這是突然性預期改變帶來的下跌動能充分釋放,謹慎而不悲觀。

分類指數顯示結構性調整特征

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總是會先形成對局面的大致判斷,繼而選擇買賣問題,這是一個順序。從去年9月份開始,上證綜指的最大漲幅最高不超過25%,而代表小盤股的中證500指數的漲幅卻達到45%以上,反觀上證50指數的漲幅僅僅在18%左右。然而當長達4個月的投資模式局限在小盤股上時,那句“輕指數、重個股”的流行術語肯定是投資者投資時候的主要理由。然而從1月20日開始,A股市場的盤面已經顯示了和以往不同的情況:跌幅榜上清一色的小盤股,這是以前幾次調整所沒有的。如果說前幾次的下跌A股市場總能安然度過的話,那么這次的下跌就不簡單了:這是政策壓力之下市場自身的結構性調整。從這次市場調整中我們可以發現,短短幾天跌的最多的就是這些小市值品種,中證500指數在短短6個交易日下跌11%,而同期上證50指數僅跌4.5%。應該說A股市場現在處于“無賺錢效應”的時期,這和前期“輕視指數,重視個股”的時期已經不一樣了。這種時候,要么有新的熱點出來引領市場向上,要么就是出現市場整體把估值空間往下放,打出再次上漲的利潤空間。

結構性調整不等同于中期調整


這和市場整體的風險釋放,或者說俗稱的中期調整是有本質區別的。第一、中期調整是市場整體缺乏機會,或者說是前期漲多了以后的調整。但本次的調整更多的是中小市值品種的獲利回吐,加上政策對于某些板塊的壓制,比如房地產板塊和前期的銀行股。但畢竟動態PE15倍-20倍的權重股構成了市場的中樞估值,這其實是最大的利好。當所有的利空都在解釋該板塊的下跌原因之時,水面之下的價值之石其實也在等待著浮出水面,就看投資者愿意去看硬幣的哪一面。第二、如果說去年的市場是政策確定,經濟形勢不明朗的話;今年市場是經濟形勢確定,政策預期不明朗。那么市場就像一個兩面受氣的小媳婦,下有支撐,上有干擾。加上股指期貨即將推出,對指數的波動具有一定的平滑作用,或許“不以漲喜,不以跌悲”是調整心態的方式之一。因此,大幅度向下的空間不大。

A股市場在下跌中釋放結構性風險。本次調整不是行情的結束,是新行情與舊行情之間的過渡期所造成的指數波動區,這不是中期調整。這種波動區的核心區間在3000點上下,上下空間都不會太大。因此,對于后市不應過分悲觀。當然,市場需要新的風格和熱點形成新的“賺錢效應”。在反復被權重股折磨以后,投資者幾乎已經不相信市場風格的變化,或者說今年結構性機會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權重股中某些品種如銀行等的階段性機會,那么這種小概率事件是否會發生呢?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當然,階段性機會能否改變短期趨勢還有待觀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