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法治 仇富… 中國移美人數倍增 精英財富雙流失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協會數據顯示, 2009 年到美國投資移民的 EB-5 類簽證的中國申報人數已經翻了一番,從 2008 年的 500 人上升到超過 1000 人。《中國青年報》 26 日指出,這一現象代表精英和財富的雙重流失。
香港《文匯報》引述中新社消息,該報分析說,內地富人海外移民的主因,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別是子女教育和尋找安全感。第二個原因應令人反思國內的社會環境。一是國內的投資環境,離法治化和規範化還有不小距離,許多投資渠道限制民營資本進入。二是貧富差距拉大,導致中國社會對財富「原罪」的追問以及「仇富」心態也讓富人們如坐針氈。
分析認為,一方面,中國富人中的相當一部分必須仰仗權力才能生存發展,而現代行政壟斷制度,又使他們無法在市場上實現公平競爭;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社會「腐敗」和「富裕」往往有相當大的重疊,因此,中國的富人群體往往被視為仇恨對象,一旦社會矛盾激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就會成為權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為權力打擊和清算的對象。
分析指出,富豪群體的移民,就是中國精英與財富向海外的雙重流失。即使富人真的有「原罪」,公權力難辭其咎。無論是因官員腐敗致富,還是權錢交易致富,抑或是行政壟斷導致收入的貧富不均,都有公權力的「原罪」。社會唯一應該強力監督的就是公權力。無論是預防腐敗,還是防止權錢交易,還是防止壟斷導致不合理財富分配,根源都在公權力本身。
對於富人群體,應該在法律的框架內讓他們更自律,更安全,更自由。比如,減少行政管制,打破行政壟斷,讓富人資本能夠自由進入。社會對待富人及其財富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讓其自由進入各行各業,實現財富社會化;允許其符合人類天性的奢侈品消費;鼓勵其慈善事業。而「仇富」會加劇富人在積累財富時的短期行為,也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的腐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