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2011年重點配置股基 選股能力決定回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即將畫上句號,身在資本市場,有人失,有人得。總結過去,對未來或許有些許裨益。2010年公募基金的成績基本定型,主動管理型基金好過被動指數型,混合型基金好過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好過混合型基金。

據投資者報12月27日報道,明年可能如何?從券商、基金等機構對2011年的展望來看,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轉型依然是政策所趨,但通脹問題將貫穿全年,企業盈利有所放緩,在此背景下,A股依然會延續今年的震蕩。


2011年投資基金應該從何開始?記者分別采訪了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群航、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和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樂嘉慶。

整體而言,他們認為A股震蕩向上概率較大,在通脹和加息預期下,債市沒有牛市的基礎,2011年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是投資的主要方向;另外,考慮到明年依然以結構性行情為主,選擇基金時,要著重參考基金公司的選股以及基金經理把握個股的能力,而這一點,今年的基金業績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結構性機會是大方向

基金投資,也要把握大方向。從宏觀背景來看,普遍認為2011年經濟增速將降低,但仍維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的轉型是未來一段時間股市所面臨的大環境。在通脹壓力之下,加息和收緊信貸規模成為大概率事件,流動性將逐漸緊縮,資本市場可能維持震蕩偏強的走勢。

根據已經發布的券商策略報告看,明年相對樂觀者和謹慎者各半,雖然申銀萬國、宏源證券、銀河證券、國金證券、光大證券等看高到3800點以上,但它們都不否認,市場會保持震蕩,并呈現有限的流動性推動有限的板塊和個股,部分板塊個股持續走牛局面。樂嘉慶和江賽春也判斷,2011年的股市既不具備大牛市的基礎,也無系統性風險。

2011年基金業績格局有可能與今年類似,即整體收益并不明顯,但基金業績分化很大。業績好的基金取得20%以上的收益,但相對較差的基金會面臨虧損。

“這種狀況下,選基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關鍵就是把握市場的整體風格,精選出可能取得超額收益的基金品種。”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江賽春指出。

主動偏股型基金首選

總結2010年,偏股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整體取得不錯收益,而被動指數型基金虧損最為嚴重。截至12月20日,指數型中除南方中證500、廣發中證500和華夏中小板ETF三只以中小盤指數作為跟蹤指數的基金取得正收益外,其余指數基金均虧損,平均業績為-11%。而整體而言,主動管理型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率為6.6%,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5.8%。

相較而言,債券基金是今年的大贏家,混合債券一級基金平均收益率為8.6%,混合債券二級基金平均收益率為7%。但展望2011年債券市場,在通脹走高和加息預期下,債市運行壓力較大,一位今年取得較好業績的債券基金經理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明年債市的投資得看通脹臉色。

資深分析人士均認為,股票型基金依然是明年的投資重點。樂嘉慶認為,“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仍然是2011年的重點配置品種”。從資產配置角度講,王群航認為,2011年投基策略可以概括為:必須關注標準指數型基金,重點關注標準股票型基金,可以關注偏股型基金,應該關注一級債基,二級債基金,多多參與場內基金。

江賽春也建議,偏股基金仍是主要配置品種。“從目前來看,我們建議積極型投資者保持80%左右的偏股基金配置比例,穩健型投資者60%,保守型投資者配置比例可在50%以下。”

選股能力是主要參考

雖然今年以來主動管理型基金整體取得正收益,但業績分化嚴重。據Wind數據,截至12月20日,偏股型基金首位相差50%,普通股票型基金首位相差65%。這意味著能否選對基金,直接決定著明年的收益。

樂嘉慶認為,由于明年市場仍以震蕩行情為主,自上而下的投資很難取得超額收益,倉位也不是決定業績的主要原因,和今年類似,超額收益將主要來自于精選個股。所以,“要選擇注重成長股研究的基金公司和個股把握能力強的基金經理,而今年基金的業績可以作為參考。”

“2011年市場將出現藍籌股波段性行情和成長股行情輪動的局面。”江賽春認為,專注于價值型選股的藍籌型基金仍然難有大的起色,而專注成長股選股,以及擅長靈活的波段性操作的基金仍有可能取得超額收益。

“中小規模、靈活操作、具備較好的前瞻性輪動能力、較強的選股能力,仍然是2011年選基的幾個核心標準。”江賽春進一步講到。對于債券型基金,王群航認為,可以重點關注長期業績穩定二級市場操作相對靈活的二級債基。今年以來,QDII基金6成取得正收益,平均業績2.6%,作為資產配置,可以適當配置。

對于基金組合的資產配置而言,江賽春提醒道,主動好于被動,但不動好于盲動。頻繁的買賣決策往往比簡單的持有不動更糟。

(任宇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