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重啟首周 人民幣彈性十足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6月26日報道,央行宣布重啟匯改一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雙向波動中走向新高。在上海出席陸家嘴論壇的專家和業內人士指出,不能根據短期波動判斷人民幣走勢,在結束盯住美元的階段性策略之后,人民幣匯改進入了新階段。與此同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范圍擴大、啟動同北歐國家冰島的貨幣互換等一系列措施也表明,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有望跨上新臺階。
相關閱讀
人民幣匯率觸及匯改以來新高
中國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匯改重啟一周 人民幣“彈性十足”
央行宣布重啟匯改后連續5個交易日人民幣中間價走勢可謂“彈性十足”“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采取更靈活的匯率機制”絕不是姿態而已。
央行宣布匯改后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與上一交易日持平。周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走高295個基點,一舉突破6.80關口,然而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在即期市場匯率卻小幅下跌0.2%。在隨后2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回到6.80以上,2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7896,人民幣升至2005年7月匯改以來新高。與此同時,人民幣兌歐元、英鎊和日元也相應升值。
可供比較的是,在2008年7月直至央行宣布重啟匯改前的這段時間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幾乎僅限于6.82元至6.84元區間窄幅波動。
眾多業內專家預測,人民幣匯率將出現雙向波動而非單邊升值。由于此前市場對人民幣升值有所預期,在匯改重啟之初,“做多”人民幣的力量得到宣泄。中國銀行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在最初的2個交易日,人民幣在即期市場一度升幅超過4‰,顯示當時市場對人民幣還存在一定的升值預期。但目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表明,一開始高風險偏好的‘做多’情緒開始轉為冷靜。”
業內人士認為,在討論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所帶來的諸多深遠影響時,不能根據一兩天的波動來判斷人民幣的趨勢,需認識到人民幣匯改不等同于升值。在結束盯住美元的階段性策略之后,匯改已經進入了新階段。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本次匯改“新”在兩點:一是由過去重視對單一貨幣(比如美元)波動轉向以一籃子貨幣為參照系;二是從對單一貨幣主要升值為主轉向雙邊波動。
數據顯示,今年1-5月前五位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和我國香港地區)進出口已分別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6.3%、12.9%、10.1%、9.4%和7.5%。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人民幣匯率如果盯住單一貨幣變化,不適應貿易投資貨幣多元化的需要,也不能反映匯率的實際水平。人民幣匯率將真正參考一籃子貨幣,將貿易額同貨幣的權重真正對應起來。在歐元已經相對美元大幅貶值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將出現雙邊波動走勢,不排除人民幣出現階段性貶值的可能,這樣還有助于抑制熱錢流入。”
企業密切關注“匯改”
一直密切關注人民幣匯率的出口部門,正在評估相關的變化。“我們在同歐美地區的客戶交易時,一般用美元結算,如果人民幣重拾升值趨勢,那么企業只能提高終端銷售價格,但如此一來將有損企業的競爭力。”上海禧華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慧喬坦言。
江蘇省玩具商會會長、揚州雅倫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若庸也表示,對于玩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最希望匯率相對穩定。在中國毛絨玩具之鄉揚州,有很多出口企業都開始有意識使用遠期結匯工具,或者與客戶約定,2-3個月做一次匯率結算,以降低匯兌風險。
上海商務委員會外貿發展處副處長羅志松認為,國內許多紡織、輕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就在3-4%水平,如果人民幣匯率大幅變動,那么對于出口企業來說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人民幣匯率管理和調節應采取漸進方式,讓企業慢慢適應人民幣匯率浮動的影響,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和升級,保持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總體競爭力。”
在此間出席陸家嘴論壇的專家認為,進一步推進匯改,為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供了“倒逼力”,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可望進入新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宣布重啟匯改兩天后,又隨即擴大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區域范圍和內容。這一系列舉措似乎表明,人民幣國際化有望跨入新時代。
巴克萊資本中國經濟研究主管彭文生認為,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將成為增強人民幣可兌換性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有助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有利于人民幣趨于市場化,也有利于中國培育匯率避險市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的增大,則推動海外人民幣持有量上升,人民幣有望逐漸成為重要的儲備貨幣。
東亞銀行資金中心相關負責人余屹表示,隨著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也將加快,可以期待的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區域有望擴大,而央行也應加快探索建設人民幣回流渠道,增強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的意愿。
“人民幣國際化將耗時很久,且絕非易事。”在此間出席陸家嘴論壇的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謝多說,“從另一方面看,人們逐漸意識到新興市場的貨幣將在未來的貨幣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能依賴美元或者歐元來解決貨幣體系中的問題。國際貨幣體系不改革,全球經濟不平衡的現象就得不到有效緩解。”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說:“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可回避的歷史趨勢,預計10到15年后,人民幣可成為能同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在國際市場上相抗衡的貨幣。”
(陳周陽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