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國造船業緣何在經濟寒冬中"枝獨秀"?

鉅亨網新聞中心


1月24日,由中國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型原油船“新埔洋”號從廣州中船龍穴造船基地如期啟程,進行首航。

“此型船廣州龍穴造船公司手持訂單4艘,均由中國海運訂造,且已開工建造,雖經歷金融海嘯沖擊,但卻沒有一例造船訂單延期或者撤銷。”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立平介紹說。

這家公司只是中國造船業迎戰危機的一個縮影。金融海嘯肆虐全球,國際造船業遭受重創,而同樣受到巨大沖擊的中國造船業卻抓住機遇,逆勢揚帆,不斷提升在世界船舶市場份額。

據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統計,2009年1-12月,全國造船完工量424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7%;手持船舶訂單18817萬載重噸,比年初手持訂單下降8%。但中國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卻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4.8%、38.5%,比2008年底分別提高了5.3、3個百分點。


事實上,業界普遍認為,危機來了,市場需求少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需求。“危機中,船舶訂單在何方?又有何方船東來下訂單?其關鍵在于手中是否有讓市場關注、讓船東青睞的產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余寶山說,“誰家的船型前景好、造船技術高、服務能力強,誰就有可能揚帆而上。”

在這種努力之下,中國造船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提升。據統計,2009年,中國造船業新承接船舶訂單2600萬載重噸,雖同比下降55%,但新接訂單量卻占世界市場份額的61.6%,比2008年底提高了23.9個百分點,承接新船訂單量首次超過韓國位居世界第一。

“正是憑借著不斷創新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以自主產品占市場,公司才能抵御風險。” 陳立平分析說,“沒有自主技術的產品,必將受制于人,也難經受起市場風險的沖擊。”

陳立平還告訴記者,正是由于通過創新把握住了市場需求,企業才嘗到了手中訂單穩如磐石的甜頭。目前,龍穴造船公司手持造船訂單約20艘,其中有2個訂單來自海外,交船期已排至2011年底。當下還有多型符合世界主干航線主流船東需求的船舶產品正在開發設計中,不久將可推向市場。

2009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通過加大信貸融資、新增技術改造資金等手段扶持造船業,加快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淘汰,積極發展遠洋漁船、特種船、工程船、工作船等專用船舶。這對于引導造船企業積極化解風險,擴大船舶市場需求,加快船舶產業的復蘇,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在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的同時,中國船舶更加意識到產品結構調整、產品研發的重大意義。陳立平說,早在2005年底,根據國家關于能源戰略物資運輸的總體部署,結合國內外大型造船企業的產品布局和自身情況,中船龍穴造船基地就開始著手醞釀研發、建造超大型原油船、大型礦砂船等國家需求的產品。事實證明,這一精準定位為中船龍穴造船基地贏得了大量訂單。

此外,中國造船業也在迎戰危機中更加重視“強管理、降成本、防風險”,通過苦練內功挖潛力,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強發展后勁,力爭在下一輪的經濟復蘇中搶得先機。

“其中,為提高盈利能力,龍穴造船公司逐步完善了造船成本核算流程,建立了設計、采購、生產全過程成本控制機制,盡力壓縮成本費用規模,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努力拓展盈利空間。從提升鋼材利用率、節能降耗、優化設計等方面入手實施成本工程,降低造船成本,提升盈利空間。”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