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地球進入PDO冷位相時期 舊金山 台灣 印尼…將有大地震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03-19 15:45


2010 年僅前 3 個月,地球便遭遇了一連串的強烈震,專家表示,強震與「拉馬德雷」冷、暖位相存在對應規律, 2000 年開始地球進入了「拉馬德雷」或稱「太平洋10年濤動」(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 冷位相時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 2030 年內,將有 5 次左右的巨大地震發生,地點包括美國西部、舊金山、洛杉磯、海灣、台灣西北部、印尼、東京、日本東南海。

據《遼寧日報》報導,地震專家楊學祥表示,地震的發生,「力」是作用,「動」則是結果,主要是地球的自轉。在自轉過程中,地球各圈層角速度不不同,這種差異旋轉形成的動能又轉變為熱能,積累在地核與地幔的邊界,造成熱膨脹,熱膨脹使地核、地幔邊界的熱物質湧動,往地表上升,稱為熱幔柱,在地殼薄弱的地方噴湧而出,就形成了眾所周知的火山爆發,由此也帶動了地殼圈層不同區域的構造運動。同時,火山噴發的強弱變化影響了地球表面大氣溫度等的變化,就是氣候變化。


「力」是外部的,是地球與天體之間的引力。不要小看這個「力」,很強大。大量研究顯示,地震活動和天文因素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關係,某些天文因子影響地震的孕育過程,或觸發地震的發生。比如,潮汐可以為地震提供足夠的能源。

楊學祥說,以近 20 年世界上影響大的 16 次大地震為例,其中發生在上、下弦前後兩天內的大地震為 5 次,而發生在農歷初一和十五前後各兩天的大地震卻有 8 次之多;發生在其他時間的大地震也有 3 次,包括 1999 年我國台灣「9.21」大地震 (發生在農歷十二)。

16 次大地震有 13 次與潮汐的極值有關, 1976 年的唐山地震和 2004 年印尼地震也都發生在日月大潮附近。上、下弦前後或滿月前後,江、海潮汐都比較強烈,這恰恰說明地震與潮汐變化有關,強潮汐對地震火山的激發作用,這個激發作用在聖嬰現象 (EL nino) 和反聖嬰現象 (La nino) 盛期和交界處更加明顯。

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在今年 2 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太陽、月球和地球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會形成合力,引發大潮,而大潮能夠對太平洋地區的地殼產生巨大壓力,部分堅固性稍差的地殼會出現裂縫。

今年 3 月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員許紹燮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說,長期以來,地震學家預測,絕大部分人只關心地球內部,結果是獲得的有效信息僅有 30% ,歷史資料顯示,還有 70% 的信息可能與地震活動與太陽活動的百年、四季和晝夜相關聯。

楊學祥表示,地球的自轉速度其實一直處於變化中。 1955 年以後,研究人員用探測儀器發現,地球自轉加速度大約每 4 年就有一次突然變化。儘管突然變化的原因沒人能說清楚,但根據華盛頓和芮士兩地測得的地球轉速季平均值的變化,其轉折點分別在 1957 年、 1961 年和 1965 年。這 3 年前後,分別發生了 1957 年 3 月 9 日阿拉斯加 9.1 級地震、 1960 年智利 9.5 級超大地震和 1964 年的阿拉斯加 9.2 級大地震。

[NT:PAGE=$]

更令人驚訝的是,月亮近地潮和太陽近地潮與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周期也有對應關係。這些變化共同影響了地球陸、海、氣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質相互交換,即大氣狀況,就是我們說的氣候變化,對地震的發生產生了直接的作用。

高空氣壓流、地球的自轉等會使得海水溫度和運動發生劇變,水溫的變化會產生巨大的水流,外加月球的引力使流動更加劇烈,當某地域洋殼由於海水增加、壓力加大而下降,會壓迫洋殼下軟流物質向大陸運動,使大陸邊緣上升;反之,當某地洋殼由於海水減少而上升時,大陸下軟流物質向洋殼運動,使陸緣下降。整個地球板塊就像玩蹺蹺板一樣,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地震頻發,並使地震帶集中在海陸交界的地區。

統計數據顯示, 1889 年以來,全球大於等於 8.5 級的地震共 22 次。其中在 1889-1924 年發生 6 次 (國外數據是 4 次),在 1925-1945 年發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發生 11 次 (國外數據是 7次) ,在 1978-2000 年發生 0 次,在 2000-2010 年已發生 4 次。

楊學祥說,海水的溫度變化是關鍵,那麼,其最主要的影響來自於太平洋上空的一種高空氣壓流,稱為「拉馬德雷」,在氣象和海洋學上被稱為「太平洋10年濤動」(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並分別以「暖位相」和「冷位相」兩種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現,每種形式持續 20 年至 30 年。

「暖位相」時,北美大陸附近海面的水溫就會異常升高,同時太平洋高空氣流由美洲和亞洲兩大陸向太平洋中央移動,低空氣流向大陸移動,在它的推動下,中太平洋海面降低。當「冷位相」出現時,情況正好相反。這樣,中太平洋海面反覆升降,從而導致地殼蹺蹺板運動,引發強烈的地震活動。

1889-1924 年和 1947-1976 年是冷位相時期,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是暖位相時期。2000 年地球再次進入「拉馬德雷」冷位相,根據前一次「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特大地震發生特徵, 2010 年及其前一年、 2014 年 (可能是反聖嬰年) 及其前一年 (可能是反聖嬰年)、 2018 年 (可能是聖嬰年) 及其前一年 (可能是反聖嬰年) 爆發特大強震的可能性大。

氣候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會使海水增加,跟近幾年的地震有很大關係。從大的時間跨度講,地球氣候是冰期和間冰期反覆交替,形成冷暖交替,而冷暖變化導致冰川或增加或融化,這一變化就使得海水增減、地殼均衡遭到破壞,形成地震和火山的周期活動。

從近百年來看,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變化是環太平洋強震集中發生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的另一個原因。在 1977-1999 年「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連續 22 年沒有發生 8.5 級以上強震,全球氣候在這一時期也是迅速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增加了 5 厘米至 10 厘米厚的海水層,水多了就重,對下面洋殼的壓力就要增加。

[NT:PAGE=$]

在暖位相末期,就是 2000 年左右,達到最大值,壓得洋殼不得不破裂下降,更由於地球表面是球面,洋殼下降過程中受到地緣陸殼的強烈擠壓,於是俯衝到陸殼下面,這一過程就可能引發一系列強震,所以地震多集中在陸海邊緣,危及沿海城鄉的安全。反之,當海平面下降時,洋殼壓力減少,上升擴張,次強地震就發生在大洋中脊,對人類幾乎就沒有威脅。

2000 年開始地球進入了「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楊學祥表示,人類用現代科學的手段全面、準確地對地震進行監控、記錄和研究只有百餘年的歷史,古代雖然也有地震記載,但既不全面也不準確,比如震級,特別是從全球範圍研究來說;而且,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在近百年內有相似性,所以,以百餘年的地震資料來分析是現實的,也是科學可信的。

同時進行的還有地球動力研究方面的物理與數學的計算研究。規律表明,「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是全球強震的集中爆發時期和低溫期。 2000 年進入了「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和低溫期。這個學術觀點不斷得到國際科學界最新研究結果的支持。  2010 年初的低溫暴雪、智利強震也是證據。

這個結論還屬於長 (中) 期趨勢分析。至於地區,很多國家的地震研究者給出了自己意見,我們通過綜合研究,在 2007 年曾列出 8 個地區,大致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島、海灣地區、土耳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台灣和南美西海岸一帶,這其中約有一半可能會發生強震。這些地區也是國內外科學家研究、觀測和預測的重點。另外,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中國西部也是地震高發區域。這提醒我們要增強抗震防災意識。

《大公報》指出,專家認為, 2030 年內,未來地震還將是威脅人類的最難預測的自然災害,將有 5 次左右的巨大地震在以下地區發生。

美國西部。加州一家地方報紙引用地震專家的話說,美國西部未來 10 年內可能發生芮氏 9 級的大地震。西北部的西雅圖市受災可能性最大。

舊金山。據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在 2000-2020 年期間,舊金山很有可能會再度遭遇與 1906 年類似的那樣一場大地震。科學家預測,這場地震的發生幾率為 25% 。美國地質測量局於 2002 年開展的一項研究工作曾計算出,在 2002-2031 年之間,聖安德里亞斯斷層有 18.2% 的可能性爆發 7 級或 7 級以上的地震,從而對舊金山地區造成致命打擊。

洛杉磯。俄羅斯科學家認為,洛杉磯地殼斷層內部運動目前在整個觀測史上達到峰值,這有可能成為在未來幾年內發生洛杉磯市的毀滅性地震的原因。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組組長吉姆奧爾辛說:「截至目前,斷層南部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大約為 70% ,地震強度將達到芮氏 8 級。」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陸地震活動和地震危險性預測實驗室主任阿歷克謝扎維亞洛夫表示,除了著名的聖安德烈斯斷層之外,加利福尼亞濱海地區還有幾個相鄰斷層。其中地殼斷層的內部運動甚至比這一斷面更為強烈,這些構造很快也可能演化成為構造運動,這將加重局勢危機。

[NT:PAGE=$]

海灣。美國地質學家發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地質調查報告表明,在全球各大陸板塊中,目前最為脆弱的就屬中東海灣地區了,科學家預測,在未來 5 年內,海灣地區將會發生 1906 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地震。該份報告表明,這次地震將會超過 7.9 級,損失將達數千億美元。

台灣西北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席葉博士表示,台灣地層平時持續釋放能量雖然有助於地層的穩定,卻無法保證大地震不會再度發生。席葉博士認為,位於桃園與台北之間的地層活動相當頻繁,將來有可能導致台北盆地的地層突然下沉 1 公尺到 3 公尺,若是發生以上地層移動的狀況,台北有可能產生規模 7 級到 7.5 級的大地震。

印尼。地震學家警告說,印尼地區可能會發生第 3 次大地震。澳大利亞地震學家菲爾卡明斯認為,還會發生第三次地震,因為在最近這次地震之後,地質壓力將進一步增加。他說:「偏東南方的地區發生地震的時間可能會早於我們的預料。但我們無法預測準確時間。它也許會在 20 年到 50 年之內發生,而不是 100 年。」

東京。日本科學家的研究表明,今後 50 年東京發生直下型地震的幾率為 90% 。首都圈肯定會發生7級以上的大地震。至於地震帶來的損失,差別在於災害發生之「前」和之「後」,預先的防災措施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日本東南海。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指出,在未來 30 年內,發生東南海大地震的可能性在 60% 以上。所謂「東南海大地震」是指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引發的地震, 1944 年和 1946 年曾連續發生。據日本地震專家統計,這種地震的周期是 50 年至 100 年,震級將在8級以上。

楊學祥,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地球動力學研究,發表文章近百篇,出版專著《地球差異旋轉動力學》一部。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地球各圈層能量交換過程與全球變化的關係」。 2004 年被聘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9 年 10 月發表文章《2009年發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