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行售金協議第一財年 央行幾乎停止售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歐洲各國央行新簽訂的《央行售金協議》第一財年,簽約方共售出6.2噸黃金,同比降96%。今年央行將逾15年來首次成為黃金的凈買家。
綜合媒體9月27日報道,截至9月26日,歐洲各國央行新簽訂的《央行售金協議》已實施滿一年。根據初步數據顯示,在這一年度里,簽約方共售出6.2噸黃金,同比降96%。這是該協定于1999年簽訂以來最低的年售金總量,遠低于2004-05年度497噸的峰值水平。
歐元區各國央行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等央行去年簽署的新《央行售金協議》規定,未來5年里售金上限為2000噸,即簽署國每年的銷售上限從500噸下調至400噸。
央行扮演角色的轉變是黃金市場這些年來經歷的重大變化之一。在過去20年時間里,央行是黃金的凈賣家,但一切都在發生變化:歐洲國家央行正減少售金規模,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地區的央行購買黃金。
去年央行共售出黃金246噸,為10年來的最小規模,但相當于全球金礦10%的產量。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倫敦貴金屬分析師Suki Cooper認為,央行今年將逾15年來首次成為黃金的凈買家。
世界黃金協會(WGC)二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指出,各國央行2010年二季度黃金買入量略高于賣出量,凈買入7.7噸。
自去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向印度央行售金200噸,斯里蘭卡央行售金10噸,毛里求斯央行售金2噸,孟加拉國央行售金10噸。
此外,泰國等還通過公開市場從IMF處購買黃金。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大量購買黃金是推動本輪金價飆升的一個關鍵因素。
(徐立謙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