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S:台灣首季紡織業總產值年增25.6% 成衣服飾業衰退9.9%
鉅亨網新聞中心 (ITIS) 2010-05-24 13:40
2010年第一季我國紡織產業回顧與展望
紡織所 ITIS計畫 劉育呈產業分析師
一、產業發展概況
(一)產值及附加價值變化
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紡織業產值達到3,748億元,較2008年減少16.1%,其中人造纖維業的產值為1,120億元,紡織業的產值為2,381億元,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為247億元。2010年1~3月人造纖維業預估產值為340億元,較2009年同期成長67.6%,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34%;紡織業預估為590億元,較2009年同期成長13.5%,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60%;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為57億元,衰退幅度達-9.9%的,其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6%且持續下滑中。預估2010年紡織產業總產值可恢復2008年水準,達4,450億元,較2009年成長18.7%。
(二)進出口統計
根據財政部統計處新聞稿海關進出口貿易概況資料顯示,2010年1~3月份台灣紡織品出口值達到 24.5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增加4.7億美元,成長23.6%;進口值亦較2009年同期成長26.7%,為6.3億美元;創匯金額為18.2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增加22.5%。預計2010年全年台灣紡織品的出口值可以恢復百億美元以上的水準。
(三)廠商動態
第40屆德國冬季運動用品ISPO展於2010年2月7~10日於慕尼黑舉辦,根據主辦單位慕尼黑貿易協會的統計,本屆ISPO Winter 2010共開放15座展館,整體涵蓋6項展示類別-SKi(滑雪運動)、Outdoor(戶外運動)、Board(板類運動)、Performance(功能運動)及Sportstyle(運動時尚)、Ispovision(運動時尚概念),SSE(Sports Source Europe)運動用品採購展也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舉行。總展覽面積達175,000 m2,參展廠商來自45個國家共2,045家廠商,比去(2009)年2,026家(47國)成長9.3%,在4天的展覽期間,來自117國的參觀人數超過64,000人次,較去(2009)年同期增加約7%。2,045家廠商中,83%展覽廠商來自國外。台灣參展廠商總計264家(紡織業及體育用品器材業為主),佔所有參展廠商13%;中國大陸參展廠商則有287家,佔所有參展廠商14%。
紡織品國際研發交流協會(簡稱創代協會)以紡織品研發進行國際交流為宗旨,希望藉由產品研發聯盟為主軸,透過協會交流平台機制協助業者進行國際交流,進而擴展全球商機。在協會林文仲理事長的帶領之下,本年度組團參訪及參展ISPO展,並獲得經濟部貿易局補助,總計有興采、丞展、長溢、洪裕、佳群及纖登等6家廠商參展,根據廠商表示,累計總計超過30個國際大品牌蒞臨攤位洽談,採購金額預計超過1億美元,國際參展成果豐碩。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一)政府因應ECFA可能產生衝擊之政策
為因應我國跟其他國家簽定ECFA(兩岸經濟協議)或FTA(自由貿易協定),可能產生之衝擊,行政院已於2010年2月22日核定「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整合經濟部與勞委會等各部會公務預算與相關基金,預算投入以民國99至108年(為期十年),約新台幣950億元,方案中分別採行「振興輔導」、「調整體質」及「損害救濟」等3階段調整支援策略,對於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加強輔導產業,主動予以「振興輔導」,對於進口已經增加,但尚無顯著受損之產業,主動協助「調整體質」,對於已經顯著受損之產業、企業、勞工,提供「損害救濟」,以健全整體產業經營發展。
[NT:PAGE=$]
上述振興輔導策略下,經濟部對於經評估篩選出之加強輔導產業,除提供既有的各項輔導資源外,再陸續提供額外之輔導經費,2010年先加碼編列10億元,100年起每年將再持續加碼挹注20億元經費,同時集結國內一流專業財團法人研發機構的能量,組成「因應貿易自由化經濟部產業輔導團」,從研發、設計、生產、物流、行銷、產品檢驗、市場拓展等各個環節,來全面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二)MIT微笑標章推動
經濟部為確保台灣製產品之優質形象,自2009年年底特別開始推動「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品質驗證制度」,經濟部希望透過制度的推動,由第三公正之驗證機構對台灣製原產地及產品品質的把關,來訴求台灣製產品安全、健康、值得信賴,形塑台灣製產品高貴不貴、物超所值的形象。目前納入「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品質驗證制度」的產業有成衣、內衣、毛衣、泳裝、毛巾、寢具、織襪、製鞋、袋包箱、陶瓷及石材等11項產業,通過驗證的MIT產品品項約達4400項,經濟部的目標是在今年底達到1萬項,以最大的努力來將更多優質台灣製產品,回饋台灣消費者。
經濟部工業局從98年12月份起大力推動「台灣製產品MIT標章」,並自99年1月至3月巡
迴北、中、南區,於台北美麗華百樂園、台中市中友百貨、台北永寧捷運站、桃園台茂購物中心、高雄愛河畔、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等地辦理15場次MIT展售會,與地方政府、公協會等共同促銷MIT標章產品,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與熱烈回響。
三、未來展望
從景氣指標及燈號來加以觀察,2009年6~9月出現連續四個月的復甦燈號-「黃藍燈」,11~12月增溫至黃紅燈,失業率亦不再持續往上升高,從總體經濟面來看,台灣總體景氣確有回春的榮景。2010年1~3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增加到38~39分,燈號連續三個紅燈,景氣有過熱的可能,3月份景氣領先指標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較上月減少3.4%,同時指標較上月上升2.3%,已連續14個月上升;經建會認為,若全球景氣穩定復甦,政府加強推動公共建設及產業相關政策,持續促進民間投資,並積極研擬促進就業措施,景氣前景可樂觀期待。
2010年4月27日ITIS研討會主題為後金融海嘯時代的新技術/新契機研討會,會中建議台灣紡織業者可以從下列幾方向找到商機:
1.從振興方案中找到新商機:如歐巴馬經濟振興方案中,能源方面可發展能源紡織品、基礎建設可以發展交通、建築、地工用紡織品、教育方面可培育紡織專業人材、健保政策則有利於醫療用紡織品的發展;台灣政府亦積極推動六大新產業,包括文化創意、綠色能源、醫療照護、觀光、精緻農業、生物科技及等產業,若紡織品能與六大新興產業結合並發展利基,相信可帶動另一波的紡織熱潮。
2.從生活型態的改變去尋找:根據市調公司Synovate 調查經濟衰退後生活型態的改變,有80%受訪者表示「有責任為下一代建設更富裕的國家,即使需大幅改變自身的生活方式亦在所不惜」。大眾意識的改變亦會造成消費行為改變,如簡約風興起、平價優質、環保趨勢或生活品質的省視等,業者應以更整體性的角度思考紡織品的未來發展。
3.從追求幸福微趨勢中尋找:社會觀察家將社會特有現象將人群區分許多族群,如頂客族、御宅族、粉領族及團塊世代等,在各類族群中都其特性,也有其獨特的需求。如伊勢丹為日本首屈一指的零售業集團,伊勢丹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竭盡所能地為顧客提供新的生活文化,綜合生活產業不但提供商品,更為顧客安排生活所需的服務及諮詢;如在金融海嘯之後消費者不想出門、享受居家生活,抓到消費者潛在心理需求變化,發展家居服市場,在高價14,000日圓與低價5,000日圓的產品皆有支持的客群。
2009年對台灣紡織產業是充滿嚴峻挑戰的一年,面對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台灣紡織產業除藉勢進行資源整合,亦朝著深化紡織技術、提升紡織品附加價值等方向發展,展望2010年,由於全球景氣逐步回穩,依據紡織所ITIS計畫預計紡織業產值將繼續回升,2010上半年總產值可達至2,100億,2010全年可望較2009年成長18.7%,恢復至金融海嘯前的4,300億元以上水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