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瞭望:蔬菜價格上漲根本原因是供應不足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文章稱,縱觀近年走勢,中國蔬菜價格已經步入持續上升通道,其漲幅既超過糧價漲幅,也超過CPI漲幅,引起蔬菜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供應不足。

瞭望新聞周刊5月24日刊登評論分析文章指出,近期,全國市場菜價新一波漲勢引起廣泛關注。這輪菜價上漲雖有極端氣候導致蔬菜供應短缺的偶發性因素,但縱觀近年走勢,中國蔬菜價格已經步入持續上升通道,其漲幅既超過糧價漲幅,也超過CPI漲幅,甚至超過GDP增幅。這其中,有諸多深層次原因。


城市化進程造成菜地減少、消費增加。過去,各地蔬菜種植基地大多地處城市郊區。近年來大力推動城市化進程,許多地方的菜地都成了新城區的馬路和商品房,而新的接替菜地一時沒有跟上,造成菜地大幅度減少;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許多原來自給自足、有富余還出售蔬菜的農民,已經變成到菜市場買菜的消費者,也使得蔬菜消費量大量增加。

農業產業化增加了蔬菜運輸成本。原來,各地居民對蔬菜是生產什么吃什么,大量蔬菜就近流通、本地解決,只有少量通過跨鄉、跨縣、跨省解決。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產業化、專業化分工的發展,中國蔬菜市場早已形成大市場、大流通格局,許多蔬菜都是跨省流通。即使蔬菜主產地也是以一兩樣蔬菜為主,其他蔬菜則要從外地調入,運費等物流成本大幅增加。

商品化炒作推波助瀾。相對糧食等大宗農產品而言,大蒜、辣椒等蔬菜干貨總量小,好控制,易炒作。上游批發商通過限制出貨,可人為制造貨源緊張氣氛,抬高銷售價格。09年底以來,樓市遭遇調控、股市疲軟,市場上大量閑置資金便借“干旱”題材炒作大蒜、辣椒等農產品。從而加劇了市場波動,助長本已因供應緊張而上漲的菜價。

綜觀之,無論是天災還是炒作,蔬菜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供應不足。目前,政府抓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都很高,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經濟作物的發展空間,使蔬菜產業增速難以跟上消費需求增幅。從根本上解決蔬菜供應不足、價格上漲的問題,應走出“種糧抑經”困局。

首先應采取措施打擊對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囤積炒作。對因菜價上漲影響生活的低收入家庭,各地可考慮動用菜價調節基金給予適當補助;其次,國家應像抓糧食、抓生豬生產一樣,加大對蔬菜生產的扶持力度。可把城市建設征用菜地時收取的蔬菜基地補償金,真正用于發展新的蔬菜生產基地,扶持菜農;再有,財政可拿出資金,支持大型蔬菜育苗基地的建設;還可考慮新增農產品儲備品種。如大蒜、辣椒等可貯存的干貨蔬菜品種。在供應緊張時投放市場,以調劑余缺,穩定供應,平抑價格。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