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挖牛股 傳統行業看區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年底加入聚益投資之前,湯小生曾任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專訪時他表示,股指期貨推出之后,未來兩三年指數總體是震蕩盤升、個股活躍、漲幅有限。
對于目前A股“大盤股搭臺,小盤股唱戲”的局面,他表示:“市場資金總體偏緊,但局部充裕。中小盤股的泡沫化,高價股高估、低價股低估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四季度銀行股有修復性機會
《財商》:你對目前A股總體觀點如何?
湯小生:我們對市場總體感覺還是牛市氛圍,至少可以說是結構性牛市。如果把金融股、中石油和中石化去掉的話,其實就是牛市。結構性牛市也伴隨著結構性泡沫,這是毫無疑問的。創業板2010年動態市盈率就有55倍左右,新上市中小板大概是40倍,比當年納斯達克還高。這么高的市盈率肯定是不能持久的,除非真的有非常好的業績支撐。
我們現在處在牛市氛圍,但風險也是比較大的,這其實就是博弈和賭。在中國市場上,做投資應該半夢半醒,太清醒的話哪只股票都下不了手,太糊涂的話容易虧錢。不少公司有價值,比如我們的銀行股跟香港比有20%~30%的差價,但就是不漲。更多的錢從大盤里流出來一點,小盤股就會撐爆,這是一種扭曲現象。
《財商》: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股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你怎么看這種現象?
湯小生:大盤股主要是傳統行業,其實今年傳統行業自身分化也非常嚴重。比如煤炭、水泥、工程機械,這些本來估值比較低,最近回升比較明顯,因為大家感到中國城鎮化發展仍將維持較長時期。但銀行股一直比較疲弱,這背后也是基本面因素在起作用。
宏觀經濟今年的主線是地產調控和經濟結構調整,股市政策是股指期貨和擴容。哪怕不考慮國外市場因素,單從這兩個基本面來看,銀行股今年基本沒戲。一方面,經濟結構調整主要是過剩產能逐步消化,新興產業慢慢崛起的過程。而銀行之前的貸款投向就是傳統產能過剩的行業,再加上地方債務及地產泡沫,銀行承擔一定風險,這是銀行基本面的問題。第二個就是銀行再融資包括農行上市等,未來還有許多城市商業銀行IPO,供給的增加對銀行股壓力很大。現在銀行股我感覺像2003~2005年的情況,估值相對比較便宜,但就是不漲,偶爾會有波段,但沒有牛市的感覺。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股指期貨,它的推出對大盤股其實是“擠出”效應,因為投資者通過這一工具就可以進行指數的波段操作,不需要再去考慮買哪個銀行、拋哪個銀行,這樣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中小盤個股的挖掘。
《財商》:那你覺得未來銀行和地產有投資機會嗎?
湯小生:四季度銀行股的修復性機會還是有,但僅僅是修復性機會。地產股比銀行股相對樂觀一點,因為目前不動產價格高高在上。地產價格這么堅挺,地產股下行空間幾乎沒有。
但銀行股可能長期持續這種低估值。之前的再融資沒有徹底消化的話,銀行還是沒戲,除非能打通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資金流動“屏障”;如果地產股再次回到前期低點,其實是可以買的。
瓶頸行業和替代者
《財商》:今年以來“華寶1號”在陽光私募產品收益排名中一直居前,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湯小生:我們的團隊是野戰軍和正規軍的結合,基本面和市場節奏的把握都比較準,特別是一些重要的點位。比如1月11日股指期貨將推出的消息出來之后,許多銀行和券商股基本都以接近漲停開盤,我們在那天一早按集合競價把金融股等大盤股全部拋掉,一個不剩。這是關鍵性的一環,決定了我們的一些領先優勢。
還有就是倉位調整快而猛。4月份指數破位下跌開始后,我們迅速減倉至三成;但在底部2300點左右開始反彈的時候,我們的倉位迅速加到八成。此外,我們很多凈值是在震蕩市場中積累出來的,只要市場不是單邊下跌,機會其實是很多的。
另外我們的風險控制體系比較嚴格,投資經理管理的資產規模從高點回落10個點,就要非常當心,因為公司規定回落15個點就要下崗了。所以市場一跌,只要市場趨勢難以判斷,我們都會習慣性減倉。很多股票都舍不得賣,那就平行減倉。“華寶1號”每周凈值從高點最大的回調幅度只有7.3個點,是所有陽光私募產品里最低的。因為只有鎖定利潤,把下行風險控制住,才可能取得復合收益,像一只牛股一樣震蕩盤升。
當然和我們的選股也有關系,我們看好的股票會保持基本配置不動,長期來看收益是不錯的。加上我們對趨勢的判斷,對個股進行適當的中短線操作積累利潤。
《財商》:你們一般如何挑選個股?
湯小生:主要是兩個思路。第一個是瓶頸行業。供求關系往往會出現瓶頸,能突破這個瓶頸的最容易誕生牛股。其實近期稀土和鋰電池概念板塊持續活躍就是典型的例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是真正有看點的低碳經濟概念之一,未來碳酸鋰和稀土可能會成為瓶頸。
第二個是替代者。企業最害怕的并不是原來的競爭對手,而是替代者。蘇寧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是因為它替代了傳統百貨賣家電的模式;還有就是技術創新替代傳統技術,比如有線網變成無線網。替代者一定會有一個廣闊的增長空間;另一種就是進口替代,如果能夠替代進口,那么整個國內市場就足夠支撐企業發展。
新興產業全方位泡沫化
《財商》:那你覺得年內哪些行業更有投資價值?
湯小生: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大方向是城鎮化、老齡化和后重工業化,這都有相對應的投資機會。比如老齡化就是醫藥、民生相關的。城鎮化相關的包括工程機械、水泥和建筑。后重工業化預示著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的崛起。
在新興產業中,我們看好四塊。第一塊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國和印度未來20年汽車保有量將增加3億~5億輛,這種增量如果用傳統柴油、汽油的話,地球肯定承受不了;第二塊是光伏發電和LED照明;第三塊是智能電網,這跟國家整個電網改造升級換代相關;第四塊是清潔能源技術、潔凈煤技術等。雖然本身是傳統能源范疇,但卻是最現實的節能環保路徑。
對于傳統行業,我覺得不會像有些人講的那樣徹底完蛋。可以切合區域經濟概念去選擇,不要一棍子打死。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也好,或者投資增幅下降也好,整個下行空間是非常有限的。不要把中國當成日本,日本當年產業轉移是轉移到海外,但中國有廣袤的地域,中西部的崛起會把中國經濟的下行空間封殺掉。在中西部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是擴張的,傳統行業在中西部可能還會開辟新天地。
《財商》:區域經濟的概念比較多,你覺得哪個區域更有投資價值?
湯小生:區域經濟我們重點看新疆,當然內蒙古也算一個,但新疆是最核心的。因為新疆是中國的糧庫、煤庫、油庫、氣庫,是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鐵路大發展之后,新疆地區的煤、石油等資源面臨價值重估。所以現在哪些公司掌握著這些資源,未來價值一定會體現出來。這其實也是瓶頸行業。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瓶頸主要就是資源。
《財商》:你覺得新興產業的投資風險主要集中在哪里?
湯小生:新興產業其實現在也是全方位的泡沫化,只是我們半夢半醒地在泡沫中游泳。至于怎么個游法,一個就是挖掘牛股,另一個就是趁勢把握沒漲好、估值不是太貴的或者事件推動的公司。未來增發、重組和新股之中還是有很多投資機會可以挖掘。
新興產業最大的風險就是估值比較高,還有就是技術變革的過程中大部分企業都會被淘汰。公司真正有沒有價值、能不能帶來最終利潤,現在很難說清楚。甚至有些領域發展的技術路線還沒確立,比如未來會不會出現新型電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