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酷愛玩波段盲目跟風風險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5月19日的報道,三大險企中的中國人壽近期可能已拿出200億元申購基金和買入股票。中國人保和中國太保在本周也有基金申購動作。
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在投資時點上的準確把握,往往被市場津津樂道,本周,滬指再次刷新年內低點——2481.97點。那么,保險資金此番入市究竟是試水還是抄底?對投資者又有何啟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對險資及社保基金一貫的操作偏好進行梳理,希望投資者能從中找到答案。
險資200億探底
險資和社保基金在歷次投資時點上的準確把握,已讓不少投資者總結出“跟著險資、社保就有肉吃”的結論。
5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中國人壽從上周就已開始申購基金和買入股票,涉及資金約100億元。而在5月17日,人壽還批準了近百億的開放式基金申購額度。這意味著,從上周截至目前,中國人壽投入市場的資金在100億元~200億元之間。
雖說這200億元對于中國人壽上萬億元的資產總規模、每月幾百億元保費的進賬,算不上是一筆“巨資”,但對于滬市如今每日七八百億元的成交量,200億元資金的流入對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小。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今年以來,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國人保等保險公司,對市場的看法出現了分歧。
相比而言,中國人壽甚為樂觀,不但此次攜200億元進場,還認為2700點以下已是較為安全的區域,并不擔心全球經濟因希臘債務危機蔓延而二次探底,國內再出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可能性已不大,同時也不擔心市場最為揪心的流動性,認為現在仍然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此次申購指數型基金,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國人壽)持有半年應該還是會有收益的。”
看法較為謹慎的則是中國人保,有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人保對市場“看得比較空,但不會做空”,人保本周也有申購基金的動作,但僅是試探性的買入。
另外,中國太保在本周同樣也有基金申購動作,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太保近期在陸續試探性地加倉,但不會特別激進,“跌多了就加倉嘛,不作底的判斷”。該人士認為,本輪大跌主要還是由國際、國內經濟變化導致對企業盈利、流動性等相應預期的改變而引起。中國平安對本輪大跌則沒什么動靜。
股指在低位運行之際,險資再次開始布局,投資者可否跟風?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期大盤已經跌至很多機構的心理價位,目前的點位可以買入,但這并不是說看好后市,因為這些資金對于市場一向先知先覺,又很善于波段操作,普通投資者如果一味跟隨、不知何時撤退,那么一樣不會博取到預期的收益。
還有分析師表示,險資到底是試水還是真正的抄底,還要看接下來它們是否繼續加倉,因為保險資金手中的籌碼是非常充足的。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4.29萬億元,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3.95萬億元。
波段高手保險資金
險資巨頭和社保基金歷來被市場認為是“國家隊”,它們的對操作時點的判斷是經過了市場檢驗的。
2008年A股大跌,而險資從2007年8月底,就開始一路堅決做空,成為了當時最大的“空軍”,2009年,險資在股市上再次展現了精湛的抄底、逃頂的完美技藝。2009年年初,上證指數還在2000點下方徘徊之際,險資已經悄然加倉。2009年二季度過后,股指一路上攻至3000點,險資便獲利回吐,隨后市場單邊上漲的步伐也停滯,等上證指數回落至2600多點之際,險資再度果敢加倉,而當上證指數再次回升至3200點的相對高位時,險資隨即出貨調倉。
險資也被譽為波段高手。例如,去年8月4日,上證指數刷新了階段性新高3478點后,市場開始出現調整,當時不少聲音認為大盤只是暫時休整而已。不過,8月10日保險資金對持有的基金進行了大規模贖回,中國平安贖回80億元,中國人壽也有一定額度的贖回。不過,8月20日,中國人壽再次進場,一周時間內,中國人壽分四批申購了大約200億元的指數型基金,中國平安于8月25日申購大約1億份的偏股型基金。8月底大盤跌破2700點,隨后上證指數探底回升,到11月份,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
同樣,國家隊社保基金在去年也收益頗豐,投資收益率為16.1%。其成績斐然的背后是社保基金的操作策略。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年底全國社保基金合計持有約5.60億股,較2008年三季度增倉32.73%,隨后的2009年一季度市場大漲了近乎40%,社保基金則獲益匪淺。去年一季度社保基金繼續保持增倉勢頭,卻在二季度停止增倉保持觀望,到了三季度,社保基金再次加倉。業內人士分析,二季度之所以并未增倉,是因為面對單邊上漲的市場環境,社保基金有所擔憂。也正因此,社保基金躲過了大盤創出新高之后的下跌,并且在市場出現階段性底部之際抄底買入。
節奏把握精準
險資和社保基金過往投資戰績喜人,今年以來它們又是如何把握節奏的呢?
根據一些上市公司的季報和保監會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險資對于市場的操作。
例如,上市公司一季報顯示,中國人壽減持了數只地產股,單單是減持招商地產和萬科A就已套現近4.6億元。泰康人壽則從去年三、四季度開始陸續減持金地集團,中國太保陸續減持了中華企業,大地財險則在一季度退出渝開發前十大流通股東。險資在甩賣地產股的同時,轉而青睞醫藥、高速、有色、新興產業、消費類等個股。
一位券商分析師根據數據向記者分析稱,1月份,險資大幅減倉;2月份,險資開始逐步加倉,但是加倉幅度有限;時至3月、4月,險資再度減倉,不過,減倉幅度不大。
而近日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結構中銀行存款11460.26億元,占比為28.865%,較上月減少134.48億元;債券20500.15億元,占比51.63%,較上月增加374.40億元;股票(股權)3973.87億元,占比為10%,較上月減少98.16億元。
同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上市公司的一季報統計社保基金的持倉情況發現,一季度社保基金對于換股調倉非常積極。WIND資訊數據統計,一季度社保基金新進了133只股票,同時增持了46只個股,減持62只個股,社保基金持有的個股中只有22只個股未發現變化。
具體來看,2010年一季度社保基金被列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持股市值合計為296.85億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338.43億元減少41.58億元,減少幅度為12.29%,仍為歷史第三高的水平。社保基金2010年第一季度共計持股17.25億股,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17.45億股,減少1976.33萬股,減少幅度為1.13%。
西南證券研究員張剛認為:社保基金在2010年一季度主要大幅減持了金融股,而此板塊恰恰是第一季度的領跌品種。社保基金較好地回避了風險,同時大舉增持日常消費領域的食品飲料和醫藥,和受益于刺激消費政策的家電和汽車,回避了周期性行業。
今年截至昨日,上證指數已經下跌21.17%。而金融股更是不敵大盤,金融股的平均跌幅為27.66%,這一板塊也是今年以來領跌的品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