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給我一個不拋的理由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前幾天聽一位公司老總聊天,頗為感慨。

這位老總經營一家民營企業,經過幾年的投入和努力,終于由一家上市公司的二股東升為第一大股東。老總自忖:企業前景看好,長期經營必有回報。

大小非解禁猶如春風撲面而來,老總心花怒放。在他的心目中,公司股票的估值是6元左右,可市場已炒到20元以上。也就是說,原本需要經營5年以上才有的回報,如今唾手可得。于是乎一個字:拋!

近一年來,這位老總已拋過六、七次。當然,每次減持總要被股民痛罵一番。


老總一臉無奈:我不是要搶股民的錢,你不讓我拋,也應該給我一個不拋的理由吧!

的確,這幾年大小非已被視作洪水猛獸,每一次市場暴跌,大小非減持總是罪魁禍首。當大小非們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小股東往往遍體鱗傷,堅守在高高的山崗。但是,如果把這一切統統怪罪于大小非、大小限的減持,似乎也不合情理。我們可以譴責違規減持,但不能阻止合規的減持,這也是市場行為。

想象一下,當你開的QQ車被拍賣到奧迪A6的價格、當你拋出手中的股票能換回兩家同類規模企業,你會怎么做呢?或許你也會說:給我一個不拋的理由吧!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前天發布的數據,上月有47.46億股大小非解禁流通,雖說解禁量相對于前期來說是低位,但其減持熱情不減,當月共減持12.28億股,減持量占當月市場成交量的比重創下歷史新高。

到今年年底,A股市場全流通市值占比將接近九成。我們即將跨入全流通時代,這是市場進步的標志,投資者的觀念也應該隨著市場的進步而進步。對于控股股東的減持行為,痛罵一番并不解決問題,除了相關職能部門通過稅收調節予以限制,投資者也可以用腳投票,因為他的減持恰恰是你判斷股票合理估值的重要依據。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