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二次發力汽車金融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日商業銀行上調車貸利率、收緊車貸審批的傳聞并未影響到銀行對車貸市場的信心。
5月27日,中信銀行第二家汽車金融分中心——上海分中心即將成立,他們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將汽車金融分中心擴展到30家。而中信與其戰略投資者西班牙對外銀行集團(BBVA)下屬子公司CORFISA合資設立汽車金融公司的申請正在等待審批。
此前,包括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都透露了在汽車金融領域擴張的決心。2009年,深發展全年新增汽車消費貸款近60億元,增長率超過了180%。
目前國內汽車金融市場的貸款滲透率大約在10%左右,遠低于50%的國際平均水平,市場空間巨大。但是,中國銀行業2001年到2003年間曾在汽車消費信貸上跌過跟頭,壞賬曾高達近千億元,在這輪擴張中他們將如何控制風險?
中信試水
中信銀行曾于4月26日發布公告稱,將與BBVA旗下公司CORFISA合資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的汽車金融公司,其中中信銀行出資6.5億,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65%;CORFISA出資3.5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35%。
中信銀行汽車金融中心總經理徐曉華透露,目前合資公司正在等待監管部門的審批,若最終獲批,將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家銀行控股的汽車金融公司。
中信之所以如此熱衷于汽車金融業務,源于已經嘗到的甜頭。徐曉華透露,2009年,中信汽車金融中心批發融資業務快速增長70%;去年7月成立的北京分中心已累計為5千多位個人客戶提供近6億元貸款,其中車市火爆的4月份單月放款金額突破1億元。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汽車個人消費信貸領域的主體主要有三類:商業銀行車貸、信用卡、汽車金融公司。其中市場份額最大的仍是銀行車貸業務,其次是汽車金融公司,然后才是信用卡。這三種融資方式各有利弊。
信用卡購車,專長在于銀行可以對長期持卡客戶的消費信用和消費習慣精心觀察,局限亦在于無法對非持卡客戶服務;汽車金融公司靈活度高,放款時間較短,但定價偏高,利率和手續費略高于銀行,同時在融資渠道方面受限制較多;與此相比,商業銀行車貸業務擁有比較廣泛的網絡網點基礎、資金來源雄厚且成本優勢明顯。
據中信銀行人士介紹,目前多數商業銀行提供的車貸利率相對較低,比汽車金融公司優惠30%-40%。不同于其他商業銀行“總-分-支”行模式,中信銀行選擇了一條事業部制的模式:即總部汽車金融中心相當于事業部,對各分中心采取集中、垂直管理模式,集中貸款審批、會計核算、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有統一的信貸政策和定價。事業部制的嘗試也為下一步成立專業的銀行控股汽車金融公司打下基礎。
不只中信銀行一家看重汽車消費信貸領域潛在的機會。2009年4月份,由奇瑞公司和徽商銀行共同投資組建的奇瑞徽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開業;早在2006年,中國銀行亦曾通過旗下中銀保險入股東風標致雪鐵龍金融公司,不過后因多種原因2009年3月中銀保險最終退出合資公司。
不過,目前國內12家汽車金融公司多為通用、大眾、福特和豐田等外資汽車巨頭所掌控,銀行系汽車金融公司的份額仍然較小。
徐曉華認為,目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貸款滲透率在10%左右,遠低于50%的國際平均水平,汽車金融市場空間巨大,少不了主力機構銀行參與,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放開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
壞賬率不到0.5%
商業銀行曾經在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方面跌過跟頭。2001至2003年,由于車價大幅下跌以及國內信用體系建設不健全,銀行汽車個人消費信貸壞賬曾高達近千億元,導致銀行幾乎在2003年后全面退出車貸市場。直到2007年,隨著車市火爆,各家銀行才重新殺回汽車信貸領域。
一位股份制銀行零售業務人士分析,2000年汽車貸款開辦初期,有三個原因導致車貸壞賬率高升:一是,商業銀行疏于對汽車經銷商有效管理,造成“假按揭”屢屢出現;二是,當時車市尚沒有現在這么火,有能力購車的多為私營企業主;三是,由于當時個人征信系統尚未建立,銀行和經銷商都難以掌握完整的客戶收入及信用狀況,銀行在貸款審核上存在漏洞。
2007年,當商業銀行重新殺回汽車消費信貸領域時,境遇已大有改善。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商業銀行風控能力大大提升,而個人征信系統已初步建立;同時,老百姓的真實購車需求旺盛。據上述人士介紹,目前各家商業銀行車貸不良率控制得較好,壞賬率整體不到0.5%。
徐曉華認為,2003年之前出現的問題,更多地是經銷商代理風險。目前銀行風險部門建立了評級管理制度,對經銷商的信用行為進行長期觀察。在客戶風險方面,要求目標客戶必須有真實的購車消費需求及穩定的收入,且要求首付比例不低于20%,利率在6%左右。
目前中信銀行汽車金融中心不良貸款率為0。徐曉華分析,車貸更多被看作消費貸款,不像住房貸款具有天然的投資品屬性。車價下跌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但應在可承受范圍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