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荒”擔憂再起 業內認為沖擊不會超去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今年年底中國局部地區氣荒基本無法避免,但嚴重氣荒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影響幅度不會超過去年。
綜合媒體11月16日報道,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冬天是“冷冬”的概率較大,城市供暖形勢嚴峻,天然氣需求量將由此進一步增加,供需矛盾可能比較突出。因此,包括政府高官在內的業內人士均對可能出現“氣荒”問題繃著一根敏感的神經。早在10月中旬,國家發改委便在杭州組織召開迎峰度冬天然氣保障協調會。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說:“受新用戶大量增加、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儲氣調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確定的天氣因素等影響,冬季用氣高峰期保供形勢不容樂觀。”
上海證券報援引中石油規劃總院油氣管道工程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楊建紅的話表示,今年年底中國局部地區肯定還要氣荒,基本無法避免。
他認為,去年“氣荒”的原因主要是技術性的,即天然氣儲備的巨大缺口導致的調峰能力欠缺。今年,中國的天然氣市場供應情況雖有很大變化,但中部地區和西南地區的“氣荒”至少在兩年內仍難以避免,主要原因仍是地下儲氣庫建設相對滯后無法滿足調峰需要。
“今年就算天然氣緊張也只是局部性的,預計影響幅度不會超過去年。”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姜鑫民說。
“作為應對,燃氣公司應該多發展一些‘可中斷用戶’,即在一些特定時刻能夠用其他能源代替天然氣的用戶,并保證這部分用戶占有一定比例,以緩解用氣矛盾。而在供應層面,也應增加調峰設施。”姜鑫民說。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天然氣問題專家劉毅軍教授也認為今年嚴重“氣荒”的可能性較小,“和去年相比,今年各方應對天然氣緊缺的準備工作要充分得多,而且去年曾出現短短幾天內多地同時進入嚴寒的罕見氣候變化,這是造成‘氣荒’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今年會否重現還很難說。”
(李艷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