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終將止跌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脂油料進口國,其金融政策直接決定其在國內外市場購買力,因此,格外注目,也牽動市場。早在新年伊始,中國加快了資金回籠步伐,立即導致國內外市場價格應聲滑落。
3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環比擴大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2%,超出多家金融機構的預期。已高于2.25%的中國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接近3%這一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目標,市場預期加息的腳步已經很近,立即引起國內外油脂油料期現市場應聲滑落。不過,在經濟復蘇步調不一,步履蹣跚的大背景下,市場投資和消費信心仍比較脆弱,尚需要繼續鞏固,中國乃至全球主要國家加息的概率并不高,實際影響有限。
一、市場信心脆弱,短期市場恐慌難免
一季度,中國進口大豆大量到貨,3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也將達到389.8萬噸,原料大多充足,沿海其他地區油廠基本處于正常開機中,油粕供應量逐步增加。另外,目前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仍位于51萬噸以上的高位,遠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且近兩日天津、福建仍有船到港,庫存壓力暫難緩解。而節后油粕市場處于傳統消費淡季,短時間內油粕需求暫難得到改善,供需面壓力依然較大,山東日照、博興、四川廣漢等地個別油廠油粕庫存壓力較大,或開始實行移庫銷售,或被憋停。
本來國內市場交易低迷,油廠挺價信心就不足,2月份CPI的公布,超過預期,引發市場對加息的憂慮,11日,大連盤和鄭州盤率先下跌。之后,市場擔心中國因加息購買力降低,可能放慢進口大豆、棕櫚油步伐,CBOT和馬盤紛紛大幅收低,國內廠商終于“獨木難支”導致國內現貨價格恐慌性下跌。雖然加息政策尚未證實,實際影響有待評估,但是短期內人們心理需要重新調整,現貨市場暫時出現紊亂也再所難免,至少需要時間消化和吸收。
二、油脂油料集中上市,加息時機不宜
日前,美國農業部發布的3月份供需報告證實了全球大豆豐產的預期。預測美國2009/10年度大豆產量達到3.359億蒲式耳,預計巴西大豆產量為6,700萬噸,高于2月預測的6,60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數據不變,仍為5,300萬噸。預測全球2009/10年度大豆產量達到25,591萬噸,仍均創歷史新高。
目前南美大豆正處于集中上市期,全球大豆供應充足,人們最為擔心的就是作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的中國需求下降,也正是繼市場傳出中國可能加息之后,又有消息證實中國取消了大量的采購合同,才導致國內外盤價格大幅回落。一旦中國加息消息得到證實,全球大豆供需關系將嚴重失衡。
其次,德國《油世界》預測,2009/10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棕櫚油產量將增至4,600萬噸,主產國棕櫚油的出口也需要中國的支持,中國購買力下降將有可能直接改變全球棕櫚油供需關系,打亂購銷秩序。在國內,東北主產區尚有大量大豆未收購,本來油粕需求就不理想,大豆經營步履為艱,加息將進一步惡化油廠營銷環境,降低大豆收購積極性,發生“豆賤傷農”的現象。另外,4月份之后國產夏季油菜籽也將集中上市,市場需要充裕的資金參與收購,也需要相應的金融政策保障。因此,出于穩定市場購銷秩序的考慮,國家近期加息的可能性較低。
三、播種時節,加息不利于穩產
每年的4月初至五月末是國內外秋季油料作物集中播種時間,也是市場炒作的重心。油料作物的播種面積將會隨著市場的各種預測粉墨登場,從近十年來全球油脂油料影響因素來看,中國和美國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的增減變化對國際市場影響力非常大,而這兩國油料作物播種又集中于春季,其中,中國油料作物播種面積對國際油脂油料價格的影響力最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國有將近一半的油脂油料需要進口補充,而且進口油脂油料沖擊很大,民族油脂油料產業面臨嚴重威脅,努力提高油脂油料自給率已經上升到國家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國內大豆、花生、油菜籽等作物播種面積能否實現穩步增長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中國在國際市場上能否保持旺盛的購買力支撐全球油脂油料市場已經成為關鍵,在國內廣大農民更需要惠農政策扶持,尤其是資金支持,中國政府只有維持穩定的利息,充裕的資金供給,使農民看到種植實惠,積極投入到播種之中,才有利于新年度油料作物的穩產、增產。
四、維持穩健貨幣政策,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指出,農業不僅是整個經濟的命脈,而且就2010年來講,關系2010年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關系是否能夠管好通脹預期。需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鞏固既有成果。細化在油脂油料市場,一旦加息或者人民幣升值,進口油脂油料數量會進一步提高,對民族產業形成更大的威脅,同時也不利于豆粕、非轉基因等油脂油料的出口。
目前人民幣并沒有被低估,從2009年統計的37個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情況來看,其中有16個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是增長的。2009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多達760億歐元,創歷史最高。美國2009年出口下降17%,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僅下降0.22%。中國已經成為周邊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的出口市場,也成為歐美的出口市場。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和蔓延期間,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對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雖然世界經濟出現整體復蘇的形勢,但世界經濟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并沒有完全消除。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暴露,金融和財政還存在風險,大宗商品和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這些都有可能使經濟復蘇的形勢出現反復,甚至二次探底。因此,中國維持匯率穩定,也是國內外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五、在良好的貨幣政策下,油脂油料終將回歸上行通道
由上分析可見,由于國內農業生產和流通、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國將繼續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維持貨幣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和利率的合理水平。央行加息和人民幣升值的機率很低,即使根據經濟形勢發展需要出現調整,也是向有利于恢復國產油脂油料生產和消費,促進市場流通,穩定農產品購銷秩序等方面傾斜。
因此,隨著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國內外油脂油料市場人士將重拾信心,恢復投資和消費積極性,摒棄恐慌心理,逐漸使國內外市場行情獲得支撐,探底回升。因此,建議相關業界人士認清形勢,把握良機,積極入市布局,逢低買入。
(中華糧網 晨旭)
免責聲明:投資論壇是世華財訊提供各領域專家共享投資分析與知識交流的專業財經園地。所載資料純屬作者或作者所在機構言論及觀點,世華財訊不予以編審,同時對該資料及因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