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擔憂表外信貸失控 票據信托或將謝幕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針對近期傳出的監管層叫停信托公司票據信托業務的傳聞,記者近日從中部某信托公司了解到,前日確實收到了監管層暫停票據信托的電話,后者要求其把這塊業務先“放一放”。
從去年四季度的暴漲到現在的被叫停,票據信托經歷了曇花一現的發行軌跡,在監管層嚴控表外信貸規模的初衷下,票據信托遭遇嚴格監管也多在業內人士的預料之內。
票據信托
換湯不換藥
銀行的票據資產其實與信托有很深淵源,早在2009年銀信合作開始放量增長時,票據資產便是銀信合作的投資標的之一。彼時的交易結構為,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然后借信托公司的通道投向票據資產,從而變相實現理財資金與票據資產的對接。但是隨著2010年監管層重拳打擊表外銀信合作業務,通過上述方式投資票據資產的路徑已經被堵死。
2011年年中,銀行資金面緊張,票據貼現利率從年中開始一直在高位運行,在三季度末一度達到頂點,持票企業貼現的需求逐漸上漲都為票據信托的發行創造了土壤。票據信托也應運而生,并在去年三季度末發行達到頂點。票據信托的交易結構為,信托公司發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購買票據的收益權,在票據信托到期時承兌。由于票據信托的主要風險點在于票據真偽的鑒別上,信托公司往往會找更加“專業”的合作銀行來負責驗票、保管以及到期托收。
但是事實上,票據信托的發行主導機構往往仍是銀行,由于票據信托誕生的土壤之一便是持票企業有較高的融資需求,但是銀行資金面緊張無法承兌,因此,商業銀行便再一次借信托的通道,將票據打包給信托公司并由信托公司購買票據資產的受益權,對于部分封閉期較長票據信托計劃,銀行會向信托計劃中不斷的補充新的票據資產以替換已經結束的票據資產,從而實現信托資產規模的總體平衡。同時信托計劃也有很大部分由相關銀行代銷。雖然交易結構更加復雜,但是與先前的銀信合作相比,但是交易目的和結果是一樣的,同樣屬于表外貸款的范疇,如果做大了都有令信貸規模管控失效的嫌疑。
普益財富提供的數據顯示,票據信托去年從三季度開始逐漸增長,進入四季度,信托公司成立的票據類信托產品數量達到了95只,而去年該產品總發行量也不過160只,四季度數量占比超過6成。前三季度成立的票據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61%,而四季度成立的票據類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則達到了7.55%,個別產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高達9%。
廣發證券研究顯示,受存款大量流出銀行體系、季末考核以及信貸額度受限等因素影響,去年9月份商業銀行票據貼現業務一度出現負增長,去年9月底10月初時的票據直貼、轉貼利率分別高達月息13%。和月息11%。“票據信托的受益權對應的收益率是和票據的貼現利率完全掛鉤的。”普益財富分析師范杰對本報記者表示。也正是去年三季度末銀行貼現利率的飆升引起了票據信托的井噴。
叫停或為
防止信貸管控失效
票據信托的井噴直接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由于票據信托并不屬于融資類銀信合作的范疇。據媒體報稱,監管層曾兩次準備提高票據信托的風險系數以打擊信托公司的積極性,但是最后直接采取了“叫停”這一更為嚴厲的措施。
“此次監管層直接采取‘叫停’票據信托這一嚴厲的手段,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業內人士指出:“前年的銀信合作令信貸管控失效的余悸猶在,所以此次監管層暫停票據信托的發行是嚴防上述情況的重演。”
“票據信托的叫停對信托公司來說影響不大,因為票據信托在全部信托資產中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對銀行和部分有貼現需求的企業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諾亞財富研究總監李要深對本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票據貼現利率便已經呈現了逐漸下行的態勢,記者昨日從 中國票據網查詢數據顯示,1月16日票據直貼利率為6.9%,轉帖利率為5.1%—5.4%之間。分析人士多預測,無需監管層直接出面限制,票據信托會慢慢進入低谷。
不過雖然票據信托有規避信貸管控之嫌,但是業內人士分析,票據信托本身對信托業務創新及打破企業融資瓶頸有一定的效果。
用益信托分析師李陽曾對本報記者表示,該類產品某種程度上講,可以滿足信托公司傳統業務收緊帶來的發行空缺,同時也可以幫助在當前信貸緊縮的環境下對資金有較迫切的企業的融資需求,對于貸款緊缺的銀行來講也可以有效緩解貸款緊張的局面。(證券日報)
(鄧海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