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證券化率30%目標,上海國資整體上市大戲開鑼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海國資委下半年將全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進一步加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力度,對成功上市的企業予以獎勵,以實現全年經營性國資證券化率30%的目標。
7月15日,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劉燮在季度新聞例會上說, 上半年已完成上海醫藥、上海建工、錦江股份等3家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工作。下半年,將支持企業通過資產置換、并購重組,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經營業績和公司治理水平;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創新工具進一步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上海國資證券化率程度相對較低,或許意味著全年證券化率的目標大部分將在今年下半年體現。這使得市場對其旗下上市公司重組存在較強預期。
與之佐證的是,目前已有上海地產集團旗下中華企業、金豐投資,上海久事公司旗下強生控股,上海上實集團旗下上實發展等4家上市公司同時處于停牌狀態。
同時,上海加快了國資結構調整。劉燮介紹,今年上半年,上海國資已從造紙及紙制品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其他采礦業等4個行業退出。全年則計劃退出行業共計7個。
截至2009年底,上海國資分布的行業曾多達79個,過寬過散的現狀使國資遭遇了“淹沒效應”。根據計劃,上海將于3-5年內使國資涉足的行業從79個減少到54個,從而“鼓勵國有資產向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集中”。
股權激勵也被上海國資委再度提上日程。“對上市公司優先實行股權激勵,股權激勵的范圍、水平依據企業實際,也可以達到法律法規規定的上限。”劉燮說。
顯然,這一提法與年初所提出的"年內選擇2至3家主業明確、經營穩健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相比更趨鼓勵。
據了解,百聯集團、錦江國際集團等均在不同場合表示將在上市公司試行股權激勵。而上述集團旗下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其中,百聯集團旗下有百聯股份、友誼股份、上海物貿、第一醫藥和聯華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錦江國際集團旗下包括錦江股份、錦江投資等上市公司。
上海國資上半年業績喜人。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上海市國資出資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737.41億元,同比增長41.8%;實現利潤總額300.13億元,同比增長98%;累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29.5億元,同比增長70.6%。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