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自貿協定路在何方?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到仁川國際機場,就能明顯感受到G20的氛圍。從仁川機場到首爾市區,峰會的官方會徽青紗燈籠標志到處可見。在G20首爾峰會的主會場COEX會展中心,全副武裝的特警在會場周圍24小時巡邏。街頭隨處可見的G20峰會標志提醒著你,深秋的首爾已經進入了G20時間。
然而,就在韓國緊張地為G20峰會做準備之際,韓國卻不得不正視一個沮喪的事實:創造韓國經濟奇跡的成功經濟戰略面臨挑戰,韓國的增長潛力消耗殆盡,缺乏人口支撐,取代這種發展戰略并非易事。
美韓重啟FTA談判
無奈中,以民族意識自豪的韓國想到了對外合作助推經濟,藉著各大國聚首韓國的機會,貿易談判代表拉住美國,將擱置已久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重新擺上了桌面。
韓美兩國2007年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后,但因政府更迭等多種因素影響,而未能通過議會批準生效。此番重提FTA,美國方面希望韓國在談判中能夠縮減對美國汽車出口的貿易順差幅度。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只要汽車領域取得進展,美國可以考慮就協定達成完全一致。
美國貿易代表柯克(Ron Kirk)8日結束第一天談判后表示,當天雙方談判很融洽。美國很關注韓國制定的環境標準,尤其是能源利用效能與排放標準,并擔憂這將可能成為進口車的市場準入障礙。但柯克還表示,制定環境標準是旨在應對氣候變化,其將努力促使韓國放寬對燃料經濟標準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嚴格限制。顯然柯克講話中暗示,雙方就汽車貿易失衡問題取得部分妥協。
韓國總統李明博(Lee Myung-bak)也敦促談判小組化解雙方爭議問題。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金宗塤則再次公開重申,韓國愿意解決其汽車市場的非關稅壁壘。他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方面擔心汽車安全標準、油耗、溫室氣體等環境標準,會成為韓國市場占有率僅為1%的美國汽車的貿易壁壘。氣候變化舉世矚目,在正確履行氣候相關政策和不應給(即將簽訂FTA的)美國設置過度的貿易壁壘之間,尋找適宜的平衡點是一個課題。”另外,韓國政府高層相關人士就當天的談判表示:“在環境標準等汽車領域做出的讓步不會破壞韓美FTA的平衡。因此,與其說是讓步,不如看作做是調整。”
不難看出,韓國方面的表態字字都流露出做出部分讓步的可能。雙方領導的態度也顯示出對這促成這一協議達成的意愿。似乎最終達成只是個時間問題。,然而事實卻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順利。
自由協定難“自由”最新消息顯示,美國和韓國未能在最后期限內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在奧巴馬和李明博11日進行午餐會晤之前,兩個國家的貿易談判人士依然在解決兩國的貿易糾紛。但是在會晤結束之后,兩國總統在新聞發布會上均宣布,分歧依然存在。李明博表示,兩國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達成一個細節協議。兩國領導人同時稱,在他們未來3天參加G20和APEC峰會期間,兩國談判人士將繼續致力于這項工作。
自由協定難“自由”
韓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最為封閉的市場之一,進口汽車僅占總銷量的6%。歐洲汽車是韓國國內主要進口車主力,歐洲2009年向韓國出口汽車37,826輛,占韓國進口車市場的62%,日本與美國居后。韓國汽車行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韓國2009年向美國出口汽車449,403輛,而因汽車注冊限制進口美國汽車6,140輛。
美國要求,:“韓美FTA應該和韓歐FTA相平衡。”預定明年7月生效的韓國歐盟FTA規定:“協定生效5年后,如果韓國產汽車的進口零部件使用比重提高到‘重大變化’的水平,關稅退還金額應限制在5%以下”。美國還要求修改“10年內免除韓國產小型敞篷卡車關稅(25%)”的原有協議,這將是協商的一個難點,因為該條款已經寫入協議文本,韓國政府很難做出讓步。
另外,韓國和美國國內對隊雙方的FTA協議均持否定態度。韓國數萬農民和工人游行抗議美韓FTA,他們擔心這項協定會導致美國產品傾銷到韓國,威脅他們的生計。 美國兩大汽車協會對此也憂心忡忡,美國汽車行業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即遭受滑坡。美國的汽車公司在韓國地位很弱,而韓國的汽車公司在美國氣勢很盛。美國業內人士表示,顯然在汽車行業可以而且應當采取更多措施,保護美國公司和工人在這個重要領域的公平競爭。
因此來自公眾的強大情緒可能成為雙方達成妥協修正協議的阻力。而面對美國的強勢壓力,韓國政府的妥協意向也可能令談判前景更加復雜。因此即使韓美兩國最終能達成妥協,美國所生產的汽車要成為韓國暢銷車仍有很長一段路途。
(都穎琪 撰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