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千份業績預告亮相 七成公司全年料增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6日,滬深兩市有1000家上市公司發布2011年業績預告,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43%。在1000家上市公司中,業績預喜的有744家,占比74%,其中扭虧的36家,續盈的8家,預計業績實現增長的有700家;業績報憂的有243家,占比為四分之一;業績下滑的有168家,虧損公司有76家,其中首次出現虧損的公司有55家。另有12家公司業績無法確定。

分行業看,周期類行業公司業績增長出現疲軟態勢,多數公司業績低于預期,一些行業龍頭企業甚至業績虧損;餐飲旅游、商業貿易等處于產業鏈終端的消費類行業業績相對較好。

經營性收入乏力

周期類行業低迷


盡管業績報喜的公司占絕對多數,但細究之下不難發現,業績大幅增長公司多是非經營性收入帶動業績大增,主要是重組獲得的一次性收入、收購擴大并表范圍帶來的收入,以及資產、股權轉讓或收到補貼款等非經常性收益。

恒逸石化(000703)預計2011年凈利潤24.5億元-26.5億元,增長幅度達1012.9倍-1095.72倍,主要是由于公司進行了重大資產重組,新注入優質石化化纖相關資產,剝離了盈利能力弱資產。預計業績增長在100倍以上的ST華源(600094)、鐵嶺新城(000809)、ST蘭光(000981)均受益于資產重組。

青海明膠(000606)業績增幅達48倍,主要由于確認轉讓四川禾正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所獲得的收益;福建水泥(600802)轉讓莆田建福大廈及部分住宅房產可獲得較大收益,業績增長14倍;美欣達(002034)控股子公司荊州市奧達紡織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權收儲補償的金額確認,產生非經常性損益增加,公司業績預計增長9-10倍;上海梅林(600073)由于2011年購買了與主業相關的股權和資產,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增加帶來凈利潤較大幅度增長;上風高科(000967)預計業績增長7.5倍—8倍,第三季度出售華夏幸福(600340)股票共600萬股,獲得投資收益約6000萬元,處置非流動資產及轉讓子公司佛山市上風通風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股權收益1254萬元。

業績大增公司中,太原剛玉(000795)業績增長主要來自主營業務。公司預計2011年凈利潤增長6.9倍—8.9倍,主要由于受國家對稀土產業政策及當前磁性材料行業迅速發展的影響,公司主導產品磁性材料營業收入大幅增加,尤其是年初儲備了部分稀土材料,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使利潤增加。

還有一部分公司則受益會計新規,靠“缺席”定增獲得不菲收益。如廣發證券(000776)的前三大股東遼寧成大(600739)、吉林敖東(000623)、中山公用(000685)未參與2011年廣發證券的定向增發,雖然持股比例有所稀釋,但根據2011年初實施的會計新規,三公司將因此計入巨額當期損益。遼寧成大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因此計入2011年8月的當期損益達到13.4億元,公司預測全年利潤將發生大幅度增長。此外,康恩貝(600572)、魯銀投資(600784)等均因此受益。

周期類行業低迷

分行業來看,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周期類行業公司業績增長明顯出現疲軟跡象,尤其是強周期的交通運輸行業。根據統計,該行業業績預增的公司數比重由2011年三季度的55%下降至全年的19%。東海證券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周期類行業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的負面影響較大,四季度經濟增速加速回落,PPI價格持續下行,需求下滑和價格下跌對周期類行業盈利構成雙重壓力。

長航油運(600087)預計2011年凈利潤將出現虧損,主要由于報告期內國際油運市場運價低迷,而國內國際油價上漲,導致燃油成本同比上升。同時,公司帶息負債增加,貸款利率上調,匯兌損失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大幅上升。

中國遠洋(601919)也在2010年恢復盈利后再次出現虧損。公司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67.6億元。公司表示,業績預告期間內,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特別是國際干散貨航運市場形勢嚴峻,公司的經營業績受到較大沖擊。

化纖紡織類企業也繼續受到出口低迷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目前該領域大部分子行業都處于產能過剩狀態,產品價格走高的概率不大。華芳紡織(600273)預計全年業績虧損,公司稱受原材料棉花價格大跌影響,產品價格回落幅度較大,基于公司前期庫存材料棉花及棉紗的成本較高,同時因收緊的貨幣政策也使公司融資財務成本不斷提高,以及棉花原輔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共同影響,造成公司產品毛利率下降,公司2011年度業績預虧,凈利潤為負。

東海證券報告認為,預增公司總體預告業績低于預期,低于預期的比重總計超過六成。分行業來看,大多數周期類行業低于預期的比重較高。以發布預告較多的化工和建筑建材行業為例,低于預期的公司占比分別為80%和92.31%。

靠天吃飯的券商受2011年市場行情拖累,幾乎哀鴻遍野。統計顯示,2011年滬深兩市股票成交額42.16萬億元,同比下降22.7%;日均股票交易額1728億元,同比下降24.9%。交易量的萎縮導致經紀業務大幅縮水,市場的低迷加劇自營業務波動,而創新業務貢獻尚不足以彌補傳統業務的下滑。已經公布業績快報的7家券商中僅中信證券凈利潤實現小幅增長,其他6家券商盈利均下滑。

消費類行業可期

接近下游的消費類行業體現出弱周期性質,預增類公司占同行業已預告公司數量的比重下降幅度較小,如食品飲料;部分行業甚至出現了上升,如餐飲旅游、商業貿易和電子行業。業績超預期的企業也多集中在下游消費類行業,如電子、餐飲旅游、食品飲料、商業貿易等。

民和股份(002234)、益生股份(002458)、新五豐(600975)等農業類公司預計201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10%、450%、300%,業績增長的原因均為產品價格上漲;沱牌舍得(600702)、酒鬼酒(000799)、洋河股份(002304)三家酒業企業預計201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0%、160%、90%,均得益于市場擴大和產品結構優化帶來銷售收入增長。零售行業中,東百集團(600693)預計2011年業績增長250%左右,新華都(002264)、海寧皮城(002344)、三聯商社(600898)、輕紡城(600790)等均預計業績翻倍。(中國證券報)

(王軍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