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線交易定義不明 起訴率高、定罪率低 金管會從嚴設紅線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雖然證交法修正案有關內線交易豁免條款,本周三(17日)才要於立法院財委會審查,但今日立委孫大千表示,內線交易定義不明,造成「起訴率高、定罪率低」,直指「這個法律定義不明根本就已經是豁免條款。」他要求金管會須明確修法定義內線交易,從嚴劃定紅線;對此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允諾一定從嚴設限。
為避免檢調動輒大陣仗搜索,對企業造成困擾,在企業界多次反映下,金管會去年提出證交法修正案,增訂內線交易豁免條款,但在立法院審議過程中,有立委提案從寬訂定豁免範圍,在各方角力下,未完成立法,本周三將再進行攻防戰。
孫大千認為,內線交易豁免條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發現內線交易總是「起訴率高、定罪率低」,出現檢調大規模搜查,但檢察官審判時依法卻無法定罪,此代表內線交易定義的不夠清楚,才會造成企業主、檢察官不明確,甚至遊走法律邊緣。
孫大千更直指,內線交易的定義不明造就這個法律根本就已是豁免條款,更讓有心遊走灰色地帶的企業鑽內線交易的漏洞,因此他要求金管會須明確修法定義內線交易,從嚴劃定紅線。
對此,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允諾一定從嚴設限。據了解,金管會最新提出的版本相當嚴格,重新訂出豁免條款的 4 項條件,包括:行為人在未實際知悉重大消息前,已訂定買賣有價證券契約;買賣契約要符合一定要件,如買賣數量、交易金額、價格及日期,是依固定公式或電腦程式決定等。並另訂未依契約內容買賣等五種樣態,是意圖規避內線交易,不適用免責。豁免條款相當嚴格,主要是為避免成為內線交易的漏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