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溫家寶:須把握好進口結構性短缺農產品的"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電 16日出版的中國官方雜志《求是》發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文章指出,適度進口結構性短缺農產品,對緩解國內資源緊缺矛盾、保障市場供給是必要的,但必須把握好“度”。

溫家寶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年來,中國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快速增長,部分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增加較多,總體上反映了中國人多地少水缺的資源稟賦特征。

溫家寶強調,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立足國內解決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絕不可忽視農業現代化。

溫家寶指出,今后農業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還會進一步拓展。這要求中國進一步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完善農產品進出口戰略規劃和調控機制,從長計議,趨利避害,爭取主動。


溫家寶認為,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今后保持農產品供求平衡的任務將更加艱巨。一方面,人口總量將繼續增長,城鎮化率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將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工業用途不斷拓寬,全社會對農產品需求會持續增長、質量安全要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資源緊缺、農業生產成本上漲、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問題突出,農業穩定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

同時,國際上農業豐歉、石油價格漲跌、投機資本炒作、貨幣匯率波動等對中國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產生明顯影響。

溫家寶稱,促進農業發展、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在這篇題為《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的文章中,溫家寶指出,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毫不動搖地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持續加大農業支持保護力度。(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