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不只會手抖!夢遊、嗅覺異常 也是帕金森病高危險群

鉅亨網新聞中心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抖是帕金森病的症狀之一,卻不是唯一!睡夢中到處趴趴走、跑到廚房找東西吃,還是嗅覺越變越差,即使面對美食當前,也食欲缺缺,當心!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陸清松提醒,這些「非動作症狀」也可能是帕金森病高危險群,應及早接受篩檢診斷。林口長庚也發展出新正子影像技術,可早一點察覺。


一般人都以為手腳顫抖、動作緩慢、舉止不靈活、四肢僵硬等,才叫典型的帕金森病,但被譽為「台灣帕金森之父」的陸清松強調,出現這些「動作症狀」時,病情往往已經介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之間,治療嫌晚。

可不可以早一點知道自己是不是帕金森病的高危險群?事實上,早在「動作症狀」出現之前,帕金森病患者經常已存在著一些「非動作症狀」,包括:嗅覺喪失或異常、夢遊、夢魘、情緒憂鬱、體溫調節失衡、莫名其妙的腹脹、厲害的便秘、肢體不寧症、夜間抽動症等。

陸清松指出,其中又以嗅覺功能異常最為普遍,國內就有研究顯示,約有5成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嗅覺已經出現問題,甚至長達好幾年聞不到食物的味道。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3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而且正確的診斷工具顯得格外重要,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與神經內科最近就共同研究發展AV-133正子影像,利用新技術掃描腦部的多巴胺細胞多寡,判斷罹病風險。

陸清松表示,第一期研究共收治各10來名的正常人與初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利用全新開發的造影劑AV-133,會經由血液循環,慢慢地聚集在有功能的腦部基底核多巴胺細胞上,再用正子影像掃瞄,醫師就能推知多巴胺細胞數量,如果功能降低,就代表可能有退化的現象,再配合臨床的症狀,就可以去判斷是否罹病。

陸清松強調,初步研究已證實,AV-133正子影像在診斷上,準確度達百分之百,未來只要是有症狀,且憂心或懷疑自己是不是帕金森的可能病患,可藉AV-133的正子掃描,進一步早期診斷與追蹤治療,延緩疾病的惡化速度,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均可存活約15年至20年的生活品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