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本港財經】7月本港進、出口貨值分別跌1.8%和3.5%,前景仍然黯淡

鉅亨網新聞中心


統計處公布,7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跌幅,分別下跌3.5%和1.8%。

繼6月份錄得同比4.8%跌幅後,7月份轉口與港產品出口合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2,762億元,同比跌 3.5%。其中7月份轉口貨值為2,711億元,跌3.5%,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上升至51億元,升幅為0.3%。同時,繼2012年6月份錄得 2.9%的按年跌幅後,2012年7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3,163億元,較上一年同月下跌1.8%。2012年7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0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2.7%。

2012年首7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0.3%。其中轉口貨值輕微上升0.1%,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下跌16.8%。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0.9%。2012年首7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618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2.1%。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2012年7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錄得3.7%的跌幅。其中轉口貨值下跌3.8%,而港產品出口貨值亦下跌1.8%。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1.4%。


按國家/地區分析

2012年7月份與2011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8%。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印度(跌30.4%)、泰國(跌20.8%)、新加坡(跌8.3%)和台灣(跌6.2%)。另一方面,輸往日本和中國內地(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升幅,分別上升1.4%和0.5%。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得跌幅,尤其是英國(跌33.4%)和德國(跌18.0%)。同時,輸往美國的整體出口貨值則上升3.7%。

同期,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印度(跌20.5%)、瑞士(跌19.3%)、泰國(跌14.7%)、馬來西亞(跌12.7%)和韓國(跌8.8%)。同時,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則錄得升幅,尤其是台灣(升10.0%)、美國(升2.0%)和內地(升1.6%)。

2012年首7個月與2011年同期比較,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印度(跌18.8%)、德國(跌16.1%)、英國(跌 9.2%)、台灣(跌6.4%)和韓國(跌4.5%)。同時,輸往越南、日本、美國和內地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升幅,分別上升19.6%、6.4%、 2.5%和0.8%。

同期,來自瑞士和內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分別上升9.2%和3.3%。然而,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尤其是泰國(跌13.8%)、韓國(跌6.6%)、馬來西亞(跌6.5%)、新加坡(跌5.2%)和印度(跌4.8%)。

按主要貨品類別分析

2012年7月份與2011年同月比較,大部分主要整體出口貨品類別的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非金屬礦物製品」(減31億元,跌24.6%)、「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減22億元,跌7.0%)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嬰兒車、玩具、遊戲及運動貨品)」(減15億元,跌7.2%)。

同期,部分主要進口貨品類別的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非金屬礦物製品」(減42億元,跌25.3%)、「石油、石油產品和副產品」(減40億元,跌38.0%)和「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減8億元,跌2.5%)。

2012年首7個月與2011年同期比較,部分主要整體出口貨品類別的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衣物及衣物配件」(減76億元,跌7.2%)、「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減56億元,跌1.1%)和「紡紗、布料、製成品及有關製品」(減55億元,跌10.2%)。然而,貨值錄得升幅的整體出口貨品類別包括「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291億元,升9.3%)、「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22億元,升5.6%)和「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及器具」(增32億元,升7.9%)。

同期,部分主要進口貨品類別的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471億元,升16.5%)、「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46億元,升7.1%)和「攝影儀器、設備和供應品、光學器材及鐘錶」(增 75億元,升12.3%)。然而,貨值錄得跌幅的進口貨品類別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減302億元,跌5.2%)、「紡紗、布料、製成品及有關製品」(減55億元,跌10.4%)和「衣物及衣物配件」(減44億元,跌6.0%)。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繼續顯著拖累全球經濟活動,商品出口表現在7月份依然疲弱。輸往歐盟的出口進一步大幅下滑,而多個亞洲市場亦續見弱勢。

發言人續說,先進經濟體脆弱的經濟及財政狀況,加上這些因素對亞洲的不利影響,將繼續籠罩著全球貿易環境。因此香港短期的出口前景仍然黯淡。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不斷演變的外圍發展。(P)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a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href="http://www.finet.com.cn")(font color="blue")http://www.finet.com.cn(/font)(/a))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

X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