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已成貿易保護最大受害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15 14:57


分析文章稱,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而貿易保護的深度和方式,如果繼續不加克制就會對世界經濟的復蘇造成嚴重影響。

據中國產經新聞4月15日報道,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這是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的判斷,也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貿易保護遭到炮轟。易小準表示,世界經濟雖在復蘇之中,但令人擔憂的是全球需求仍然非常薄弱和疲軟,很多跡象表明一些國家在增加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愛立信集團董事長泰斯庫表示,保護主義會使經濟復蘇的過程非常漫長、非常痛苦。


在此前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更是指出,如果大搞貿易保護主義,搞不好就會重蹈上世紀30年代保護主義泛濫的覆轍,導致世界經濟面臨二次探底的危險。

貿易保護抬頭

“貿易保護任何時候都存在,或多或少。危機前后,表現會不同。目前處于經濟危機的恢復期,國際市場關于貿易保護的論爭更明顯。”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夏敏仁表示。

美國總統小布什在上海舉行的2010首屆沃特金融峰會上說,目前比較危險的經濟發展趨勢是保護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而保護主義抬頭是他在整個執政期間都很擔心的問題。

世界貿易組織統計顯示,2009年全球發起的反傾銷調查預計達230起-250起,同比增長11%-20%;發起反補貼調查41起,同比增長高達193%。

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英國全球貿易預警處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11月二十國集團峰會召開至2010年1月,共有61個貿易伙伴對中國實施了160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另有111項貿易保護措施正計劃或準備對中國實施,三項指標均為世界首位。

一般來說,一國的經濟面臨危機或者出現困難,其原先的經濟優勢逐步喪失時,這些國家容易采取貿易保護政策。

在經濟下降減緩的勢頭中,美國的失業率卻快速攀高,最近6個月的失業率分別是7.6%、8.1%、8.5%、8.9%、9.4%、9.5%,已創26年來的最高,不久可能會突破10%的大關。GDP跌幅減緩、失業率繼續沖高,兩者再次出現分道揚鑣的態勢,說明未來再次發生失業型復蘇的可能性非常大。

“美國、歐盟等,貿易逆差比較大,同時國內面臨選舉、失業等壓力,比較熱衷于貿易保護。”夏敏仁指出。

“貿易保護主義,只是在一定經濟周期背景下,由于國內政治壓力而采取的政策,不會是美國等國家的長期經濟政策;因此,在經濟有所復蘇后,這方面政策壓力會有所減緩。”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徐奇淵博士對此問題相對樂觀,他表示,貿易保護確實有愈演愈烈之勢,但并非主流,目前,貿易保護涉及的商品種類和金額,只是中國總體貿易中比重非常微小的部分。同時,貿易保護主要在一些發達國家出現,像美國,而中國近幾年對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出口增長迅猛,例如巴西等。因此,中國總體貿易,尤其在實際數量和市場份額方面,仍有不錯的表現。

警惕保護主義蔓延

“貿易保護的深度和方式都是需要加以克制的,目前來看這些貿易保護還是有克制的,如果繼續不加克制就會對世界經濟的復蘇造成嚴重影響。”夏敏仁指出,貿易保護本身是不符合潮流的,過多的貿易保護,會對全球貿易造成影響。

例如,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美歐之間的關稅戰曾使全球貿易規模在1929年-1934年間萎縮約66%。

防范貿易保護主義,成為這個時期各個國家的共同任務。

國際商會主席馮國經說,如果多哈回合談判完成,將給全世界傳遞一個很好的信息,即不需用貿易保護主義,而是用多邊貿易來克服目前全球經濟面臨的問題。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則表示,通過G20集團峰會和多哈回合談判建立相應的國際監管框架,是抑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有效機制。

“如果我們能保持12個月,全球經濟應該可以一步步復蘇。”馮國經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告訴全球的領袖,不要濫用貿易保護主義。同時防止貿易摩擦升溫。

不過,徐奇淵指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不是我們進一步加大貿易失衡以及中國貿易失衡可以持續放大的理由;中國應該調整發展戰略,注重國內經濟結構改革,在改進中國外部失衡的同時,提高本國居民的福利水平。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