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CEO王小川談搜索變局:進攻百度防範360
鉅亨網新聞中心
董軍
早在2003年,在所有門戶都進入搜索領域之後,搜狐也跟隨進入。但後來新浪、網易、騰訊的搜索業務都發展平平,只有搜狐旗下的搜狗異軍突起。特別是在2010年從搜狐獨立出來以後,更是經歷了爆髮式增長階段,成為中國僅次於百度的第二大搜索引擎。三個品共覆蓋全國3.7億網民,成為用戶數量第四大互聯網公司。但搜狗沒能獲得喘息的機會,360凶猛地殺入搜索市場,接下來又是一場硬仗。如何面對百度這樣強大的競爭對手?大企業內部創業有什麼利與弊?技術型人才如何補齊管理短板?《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搜狗CEO王小川。
要永遠站在對手的射程之外
360有瀏覽器但它在搜索方面沒有足夠的積累,特別是垂直搜索領域;百度有搜索的積累但它沒有客戶端的承載。這就變成我們一個巨大的機會。推薦引擎會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陣地、戰場。
《中國經營報》:搜狗是2003年開始投入研發,2004年正式放到市場上去競爭。但有五六年的時間几乎是徘徊不前的。你們的競爭對手——百度一直都很強大。你們後來是怎麼找到切入市場的辦法的?
王小川:搜狐最初決定做搜索這個業務,是源於它的“跟進策略”,也就是說對於一些創新業務,等競爭對手去探了路,搜狐再往前走。其實這是不太符合互聯網品的“快”“先發優勢”等創新規律。
一開始我們認為只要把品的品質做好,就能夠超過百度。所以我們的策略簡單粗放,就是用一群最牛的工程師,做最好的品。後來我們發現,只做搜索引擎這一件事,是沒辦法跟百度較量的,你在他的游戲規則之內,做得再好也無法突破。
2006年我們推出搜狗輸入法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這個成功讓我們反思:跟進策略、正面進攻是不成功的,靠品牌或者品局部差異化只能讓自己陷入泥潭。後來我們形成了三級火箭的戰略:輸入法就是一級火箭,瀏覽器是二級火箭,搜索是三級火箭,最後的發射來自前兩級的推動,側翼包抄。輸入法和瀏覽器牢守互聯網入口,才促成了搜狗今日的成功。
《中國經營報》:你們現在擁有3.7億用戶,從這個角度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排在騰訊、百度、360的後面,但你們的收入規模和他們相比還差距太遠。
王小川:我們還會再去探新的道路,就是像推薦這樣一個系統,還是要繼續走在百度和360射程之外。可以說,我們原來的瀏覽器業務是在360射程裏面,搜索業務在百度射程裏面,所以我們現在要找的是在360和百度射程之外的東西。
在搜索的市場中,百度不管是品牌還是銷售,都是不可超越的,大家一提搜索想到的就是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方面要增加流量,一方面要在品形態上創新,我們今年底要開始做一些百度沒有的東西,還是要從用戶品裏面,找到自己的主戰場。
比如說我們從2012年開始做推薦引擎,我們覺得我們有優勢。360有瀏覽器但它在搜索方面沒有足夠的積累,特別是垂直搜索領域;百度有搜索的積累但它沒有客戶端的承載。這就變成我們一個巨大的機會。推薦引擎會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陣地、戰場。我們要在今年內推出這樣一個品,它最大的優勢是商業模式非常清晰。年內先把品研發出來,經過打磨,希望在明年年底得到用戶的口碑和認可。
《中國經營報》:你正好提到360,360最近剛剛進入搜索市場,引起業界很大的關注。360做事風格很犀利,其搜索和瀏覽器兩個重要品都會跟你們有競爭。你是否會擔心來自360的猛烈攻勢?
王小川:我們現在的策略是“進攻百度,防範360”。跟360比做搜索,我不擔心技術,挑戰在於怎麼繼續把搜狗瀏覽器的覆蓋量做上去。我們在提一個新的概念:把瀏覽器做成一種服務,而不只是工具。什麼是工具,什麼是服務?舉個例子,輸入法是一種工具,你知道用它可以做什麼事,它的結果是可預期的,出是確定的。這種確定性能給用戶帶來的增值不多,商業回報其實也不大。所以我們要往服務上走,讓瀏覽器給用戶推薦更好的內容,這種推薦我們希望做到的是,用戶能感知到你的品(瀏覽器)更聰明,能夠懂他、能幫到他。
讓瀏覽器往搜索、推薦方面走,搜狗好幾年前就想清楚了。所以現在360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基本是跟在搜狗後面。360跟進這種動向,我覺得很正常。搜狗提出“三級火箭”之後的半年,他們也開始提。而後我們提出“非百度方式進攻百度”,他最近也在用這個概念。
必須要找到新的藍海
搜狗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big baby。說實話,我們核心競爭力的積累還處在沒有被市場完全認可的階段,還沒做到有一個自己完整的陣地,搜索、瀏覽器都處於紅海中。
《中國經營報》:你的三級火箭已經形成,但並不對百度造成威脅。搜狗的市場份額雖然排第二,但與百度的差距還是很大。下一步的打算是什麼?
王小川:這是我們要正視的現實,搜索業務雖然增長很快,但是還沒有度過風險期。一方面我們要繼續在跟百度搶份額中擴大收入,這樣就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另一方面,我們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陣地,這個陣地必須要有良好的收入模式,又在百度和360的射程之外,也就是我們准備做的推薦引擎。第三,我們還要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佈局。這三件事哪個都不能放掉,三作戰。搜狗在搜索上的份額和收入是基本保障。但如果沒有推薦引擎,搜狗就不能在互聯網界進入前列,就沒有自己的陣地,只能在搜索市場裡跟360、百度一場混戰。同時,如果沒有無線,就沒有未來。
《中國經營報》:移動領域,我們看到騰訊的微信已經很成功,淘寶的移動客戶端也比較成熟。你們計劃如何進入移動領域?
王小川:關於移動,搜狗還處在佈局或圈地這樣一個階段。移動本身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所以在移動上我們目前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利用輸入法充當入口,圈住更多的用戶。目前進展順利,搜狗輸入法在互聯網上實現了相當大的安裝量。雖然移動互聯網上VC投資的項目有數百個,但真正能夠得到廣泛用戶的品不多,用戶量過千萬的只有不到10家,搜狗是算入圍的。
二是我們會在語音、地圖技術上做積累,像搜狗地圖原來團隊也就五六十人,移動一來人手立刻翻番。手機和PC兩個重大的不同點是LBS和語音。用戶對手機上的地圖數據精度的要求、對地圖的理解都跟PC端不一樣。語音也是,用戶都用手機來說話,再往下還可能生搜索或其他的互動行為。這方面我們嘗試了很多,這些積累還沒有直接反映在品上,但未來和品是有結合的。
三是我們嘗試發布了一些無線的品,比如搜狗號碼通,這是用來探路的。
我認為無線品還沒有誰已經做成了平台化、做成了大框架,還是需要從用戶量、技術積累、品探索做起,目前行業是這樣一個階段。現在搜狗在移動上也不能定型,一旦定型就可能出錯了。
《中國經營報》:外界關於搜狗獨立上市的傳言很多,能否透露一下?
王小川:搜狗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big baby。說實話,我們核心競爭力的積累還處在沒有被市場完全認可的階段,還沒做到有一個自己完整的陣地,搜索、瀏覽器都處於紅海中。上市是催化劑,我認為我們需要在突破之後才能考慮催化、放大,現在上市會有負效果,在財報、市場份額的壓力下,沒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對創新是一個阻力。所以我認為不上市不是因為大盤不好,大盤不是關鍵因素。
《中國經營報》:你認為目前搜狗最大的挑戰在哪裏?
王小川:競爭對手又多又強,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百度、騰訊、360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的優勢是技術和創新能力,但創新能力在中國互聯網環境裡,不能像美國一樣成為壓倒性的優勢,這個環境中不正常的競爭手段太多,我們要想辦法把創新優勢發揮出來。還有一個挑戰,搜狗的工作效率雖然比百度、搜狐這樣的大公司高,但內部拆分出來的公司還是會比純創業的公司效率低,而且我們面臨巨大的創新壓力。這也是我們的挑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