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上游行業技術進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在推動上游行業技術進步,鋰電池、稀土永磁等多個新興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也迎來了投資機會。
據中國證券報5月14日報道,北京車展上,電動汽車成為國內外各大廠商競相展出的亮點,上海世博會更是推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完善并刺激了行業需求。電動汽車發展之迅速、前景之廣闊,更成為一大亮點,從而也推動了上游的鋰電池、稀土永磁等多個新興行業技術進步,因而相關上市公司也迎來了投資機會。雖然近期A股市場持續調整,不過憑借自身良好的發展前景,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得相對抗跌,并在13日實現大幅上漲。
據Wind資訊統計,按照算術平均法計算,4月19日至5月11日期間,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概念板塊成功跑贏全部A股,鋰電池、低碳經濟、新能源概念和新材料指數分別下跌11.07%、14.53%、15.96%和15.97%,同期A股跌幅達到17.67%。鋰電池和稀土永磁類個股表現亮眼,德賽電池、包鋼稀土和法拉電子分別逆市上漲24.35%、6.68%和0.44%;西藏礦業、北礦磁材和橫店東磁的跌幅也較小,僅為0.46%、2.20%和6.88%。
基于短線的過度超跌,13日市場走出反彈行情,新能源汽車板塊更是大幅上漲,鋰電池指數、低碳經濟指數和新材料指數分別上漲4.78%、3.85%和3.76%,位居概念類板塊前三名,新能源概念指數也實現了3.08%的漲幅,大幅跑贏上證綜指。德賽電池、包鋼稀土、西藏礦業、中科三環、北礦磁材等新能源汽車材料類個股紛紛漲停。
中證證券研究中心認為,優質的成長性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成為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零部件和原材料板塊大幅跑贏市場的關鍵因素。目前,國內主要汽車整車企業都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和制造,但是關鍵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基本上來自國外廠商。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一些相關領域的企業紛紛涉足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國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必將為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提供發展機會,因而相關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值得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5月底之前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細則的出臺將對該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并有望對短期股價構成支撐。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按照TTM法,鋰電池板塊的市盈率為52倍,接近2001年以來的歷史均值50倍,這說明目前板塊整體估值尚屬合理。具體到重點個股,以今年一季報乘4為財務匹配規則,德賽電池、中信國安、包鋼稀土、中科三環等個股的估值較高,市盈率分別為78、67、58和63倍,橫店東磁、中國寶安和寧波韻升相對合理,分別為37、31和38倍。
由此可見,目前板塊內部的估值出現較大分化,高估值風險能否自動釋放主要還取決于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而未來公司業績如能持續高速增長,將有效壓低估值,從而進一步打開其股價的上漲空間。
當然,由于房地產調控帶來的投資減速,翹尾、天氣等因素導致的通脹上行,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還在影響著未來國內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并進而對市場形成壓制。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廣闊前景與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角力還遠未結束,補跌風險可能依然存在。
稀土:目前國內外成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的運用于鎳氫合金電池的貯氫合金僅有AB5型混合稀土貯氫合金貯氫粉。2005年全球貯氫合金粉產能約為3萬噸/年,全球消費量為2萬噸,主要用于小型高容量消費類鎳氫電池及動力電池,量比大約為60%和40%。2006年中國國內稀土貯氫合金的生產規模達到12000噸,市場需求達到10000噸,相比2001年,市場需求擴大300%,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對合金粉的需求約7000噸、長三角地區對合金粉的需求約1900噸、北方地區(天津、河北、河南、遼寧、山東)對合金粉的需求在1200噸。盡管相對于2004年,貯氫合金的市場需求放緩,但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長。A股市場稀土板塊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就是包鋼稀土。
碳酸鋰:目前A股中鋰儲量最大的公司是西藏礦業,擁有扎布耶鹽湖20年開采權,該湖是世界上唯一以天然形式存在的碳酸鋰鹽湖,除湖岸以及湖底自然沉積的碳酸鋰外,湖水中碳酸鋰的含量保守估計高達200萬噸。另外,從事鋰加工的還有友好集團及伊力特。
釹鐵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釹鐵硼是用于永磁同步電機最為適合的磁性材料,而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是釹鐵硼的一個重大應用。據報道,一輛混合動力汽車的永磁同步電機需要使用2公斤釹鐵硼,而一輛電動汽車使用多達16公斤釹鐵硼(包括驅動電機、自動控制裝置和各種微型電機用永磁體,其中一臺驅動電機需使用1.2公斤釹鐵硼)。如果按照2010年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計算,大概需要10萬-20萬公斤釹鐵硼產品。目前A股上市公司永磁產能的情況為:中科三環8000噸、寧波韻升5000噸、橫店東磁則是永磁鐵氧體(電機磁瓦)產能1萬噸(08年)。
電池: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主要有三類: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鉛酸電池是傳統汽車一直使用的啟動電源,但其能量密度低、使用壽命短等特點決定了它不可能大規模用作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其使用范圍主要局限于叉車、電動自行車及少部分電動大型客車等領域。鎳氫電池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也是當前普通混合動力車的普遍配置,但這類電池自放電率高、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也差強人意,而且其技術提升空間已不大,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汽車而言,這類電池仍顯得性能不足。而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均可達鎳氫電池的2倍以上,并且具有自放電率低、無記憶效應、溫度適應范圍廣等突出優點。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鋰電池將迅速替代鎳氫電池發展為主流動力電池,這一進程或許僅需2-3年,但進度之快很可能遠超預期。
A股市場上,鋰電池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是中信國安、江蘇國泰及杉杉股份;鎳氫電池主要有科力遠、中炬高新及春蘭股份;鉛酸蓄電池主要是風帆股份;燃料電池主要為同濟科技、長城電工及新大洲;薄膜電容器主要包括法拉電子;高效電機和驅動控制系統則主要包括萬向錢潮、寧波韻升、大洋電機及中國南車。
整車企業:目前A股市場上的新能源整車企業主要有曙光股份、福田汽車、安凱客車、中通客車、宇通客車及金龍汽車。
充電系統:目前,充電站設備投資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配電設備投資、直接充電設備投資以及管理輔助設備投資。其中,直接充電設備屬技術壁壘較高、難度較大的一種。因此,直接充電設備的相關公司受益較大,如國電南瑞和奧特迅。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