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脹再創新高 穩定物價將成重點 (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增幅高于10月的13.1%。工業增加值是中國制造業推動的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1-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9%,高于1-10月增長的24.4%。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是中國主要資本支出指標。
中國主要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改委對通脹上升進行了輕描淡寫。在周六公布的聲明中,該機構說,11月通脹上升主要歸因于臨時和季節性因素,12月通脹率可能將放緩至5%或更低。屆時,中國近期采取的一些旨在遏制農產品價格上漲的行政措施將發揮一些作用,包括價格控制和投放一些國家儲備產品。
但一些經濟學家擔心通脹問題更嚴重。研究機構Stone &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es經濟學家奧爾利克(Tom Orlik)說,略微讓人擔心的是,在食品價格以外出現物價壓力的證據。這是第二個月(非食品物價)上漲。通脹才剛剛開始。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布的聲明再次重申了近期的公告,即明年中國的貨幣和信貸政策將是穩健的,而不是今年實施的適度寬松政策,但聲明沒有透露具體目標或預估。
該聲明呼吁切不可盲目追求經濟高速度增長,而要更加注重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說明領導層為了解決其他問題,可能愿意使經濟增長放緩。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最新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不足以解決通脹問題,因為這只影響銀行體系中的一小部分資金,許多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年底前還會再升息一次。
奧爾利克補充說,至少存款準備金率還將上調,加息也會提上日程。
摩根大通分析師王謙說,只要不會失控,較高的通脹就不一定是中國的一個問題。
她說,作為快速增長的經濟體,中國應該能夠承受較高的通脹率,比如說4%-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