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藍籌發威 股指摧城拔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周是今年以來滬深股市成交最活躍的一周,兩市周成交額雙雙創出年內新高,上證指數周漲幅創20個月以來之最,達到8.49%,深證成指一周也勁升7.17%,周K線上雙雙攜巨量收出突破性長陽。其中,上證指數以全周最高點2971點報收,一舉突破年線。市場在將信將疑中迎來了風格突變,大盤藍籌股、權重指標股在長期沉寂后終于重獲機構資金的垂青,市場熱點由資源、能源板塊迅速向權重最大的金融板塊擴散,煤炭、有色、券商等板塊輪番表現,部分強勢股一周漲幅逾40%。
從市場背景看,美國重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預期引發的美元持續貶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這是本輪行情的導火索,也是大資金敢于放手一博的重要原因。從國內情況看,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貸款前三季度增加6.30萬億元,9月份增加5955億元;外匯儲備突破2.64萬億美元,9月份新增外匯占款2895.65億元,突破了今年4月份的2863億元的水平,創下年內新高。在通脹和本幣升值的雙重壓力下,央行短期上調了6家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緊信貸、寬貨幣”的政策取向似乎已成無奈之舉。在通脹預期增強,加息難以推出,房價走勢莫測的情況下,社會資金有流向資本市場的內在沖動,這是節后股市成交井噴,人氣急劇回升的最大基本面背景。
在上證指數攜天量大幅上漲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雖然本周上證指數一路狂奔,但市場機會主要集中在大盤藍籌股、權重指標股層面,銀行及石化雙雄等指標股是指數大漲的主要推手。市場總體表現為結構性機會,風格轉換之猛令人驚訝,甚至感覺有些生硬。一邊是大盤股指數漲勢兇猛,另一邊是深圳中小板、創業板指數的不漲反跌;一邊是資源、能源、金融類指數漲幅驚人,另一邊是節前還算強勢的食品、醫藥、商業零售以及信息技術類指數的逆勢下跌。
這種市況實質反映了在大資金的引導下,市場投資偏好已轉向低估值的大盤股甚至是超級大盤股。本周表現突出的大盤藍籌股很多都是一段時間以來較H股嚴重折價的個股;還有一些則是上市以來股價持續跌破發行價,將網下認購的機構投資者悉數套牢的個股。這種現象或許暗示著推動本周大盤股行情的中堅力量可能來自深陷其中的超級大機構。而大盤股與小盤股、主流熱點與邊緣化題材股的背道而馳,可能是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調倉換股所致,部分機構開始加大對周期性行業的配置。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目前市場已經實現了向大盤藍籌股的風格轉化,而且很可能還不是一個短期現象。不管大盤藍籌股在后續市場運行中是否會有寬幅震蕩或者回檔,也無論非主流題材股、中小盤股近期是否會有補漲或者反彈機會,市場已經發生的觀念性嬗變恐怕不會很快逆轉。
鑒于此,投資者理性的選擇是,或者等待大盤藍籌股適度回檔后再行介入,或者是在大藍籌范疇內,在新的行業熱點出現時順勢跟進。還有一種折中的操作思路是,如果看好后續大盤走勢,可以考慮在適當時點介入大盤股指數基金(包括二級市場交易的ETF基金),若時機不好把握,索性按“金字塔”法則分批買賣。總體來看,投資者短期內的選股思路不應偏離藍籌股太遠。
本周市場的光頭長陽令人欣喜,上證指數的上升空間在技術上已被打開,后續股指較大的上擋阻力區主要在3200點一帶。但即便是放在牛市的環境下,下半周指標股的強行突破也顯得過于生猛,市場情緒化色彩明顯,部分超強勢股累計升幅過大。古人云: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盡管大盤短期成交量與前三季度不可同日而語,但過度亢奮的市況不可能成為常態。短線如果指標股出現回檔,則上證指數可能順勢回探年線尋找支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