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美國每年4成糧食變垃圾 少浪費15% 足餵飽2500萬人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正當全球有成千上萬人有一頓無一頓,甚至長期受饑饉之苦,有非牟利國際環保組織周二 (21日) 發表的報告卻指出,美國人每年浪費的安全可食用糧食,高達全國總產量 4 成;只要稍為減少 15% 浪費,單在美國就足以餵飽 2500 萬人。

香港《明報》綜合華盛頓郵報 / NRDC 報導,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NRDC) 彙編各種研究、統計數據發表的分析報告說,美國人每年扔掉的農產品、肉類、海產、奶類等,最少總值 1650 億美元 (12870 億港元) 。據估計,每年美國約有 3600 萬噸食物送往堆填區。一個美國 4 人家庭,每年丟棄相當於 2275 美元 (1.8 萬港元) 食物;以人均來說,便相當於東南亞國家一名消費者的 10 倍。


糧食是堆填區的主要固體垃圾之一。耗掉的食物,意味徒然浪費了大量乾淨水、土地和能源等。報告指出,農業佔用美國半數土地和大量主要資源;浪費食物等同耗損了美國的 1/4 淡水、 4% 石油。此外,傾入堆填區腐敗的食品,還會產生 23% 的甲烷排放量。對全球暖化來說,甲烷的害處比二氧化碳大 25 倍。

報告表示,美國這種糧食浪費程度持續惡化多年,現已較 1970 年代增加了 50% 。浪費層面涉及整個糧食供應鏈的不同環節。

農場方面,種植者有時礙於市場價格不如意,抵不上勞動力和運輸成本,寧願不收割農作物。有時候,有些明明可進食的糧食,也會因些微瑕疵或外觀不符市場要求而被丟棄。報告引述有農戶表示,他剔除的大概 75% 黃瓜屬可食用的。

另外,易腐、易變壞食品一旦付運,零售商即使及時發現供過於求,批發商、經銷商通常也不願意回收並轉運往其他需求量較大的店舖銷售或捐予食物銀行,最後食物成為垃圾。

不過報告說最為浪費食品的環節,卻是超市、店舖和住宅。按美國政府估計,全國超市每年賣剩 150 億美元蔬果。 NRDC 歸咎部分耗損原因,在於商家為以「貨源充足、選擇多」打動客戶而過分囤積。至於餐館、食品服務場所,既有貨多銷量少的問題,兼之不少餐館提供較美國政府個人標準食用分量多出數倍的餐品,也加劇消費者食剩問題。

NRDC 創辦人謝爾頓 (Suzanne Shelton) 說,消費者經常忽略食用期限,任食品爛掉。她說﹕「我們被工作所淹沒……到周末,我們就打開雪櫃扔腐爛變質的食物。」

報告指出,只要每年從浪費中省下 15% 糧食,即可餵飽逾 2500 萬美國人。美國雖屬富庶國家,卻約有 1/6 人口不能保證餐餐有飯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