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弱市震蕩 冬播“穩”字當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認為下周政策窗口將再度開啟,大盤有可能選擇向下突破,從而進入冬播的“挖坑”階段,冬播之道要有耐心。
據證券時報12月11日報道,我們認為,下周政策窗口將再度開啟,11月份CPI繼續走高已成定局,明年“防通脹”幾無懸念。正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提法,也可能被“穩定經濟增長”所替代,貨幣政策或定位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穩”字當頭,是明年宏觀政策的主基調,也是年末冬播的指向。
冬播或延至春節前
我們將年末行情定性為冬播,而冬播過程可能延至春節前。從A股近20年的歷史來看,元旦之后漲跌比為13:7;而春節后行情漲跌比為16:4。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春節前調整充分,則往往預示著“冬播”成功,春節后“春收”也就成為大概率事件。
1991年至1995年春節后行情呈現4漲1跌。1996年節后出現大盤漲停奇觀;1997年節后一周突破千點大關;1998年節前探底,節后連漲近2個月;1999年呈現“N”字型上漲;2000年“紅三兵”后出現井噴行情;2001年節后首日跌幅接近3%;2002年節后震蕩后即出現急漲;2003年節后做空氛圍擴散收陰線;2004年延續節前行情強勢上攻;2005年節后短暫反彈醞釀下跌;2006年擺脫千點底部步入大牛市之旅;2007年持續狂飆,拉開沖頂6124點的序幕;2008年節后下跌還僅僅是個開始;2009年站上2000點開啟修復性行情;2010年節后先抑后反彈至4月中旬。總體上,元旦有“開門紅”、“開門綠”的說法,而春節期間及節后一段時間才是“春季攻勢”的開始。
從今年的宏觀環境看,中國本輪經濟周期的下行仍然沒有結束,市場預期GDP季度同比增速的下降至少將持續到2011年1季度。而通脹壓力在今年年末、明年年初也不可能明顯降低,春節前價格管制不會放松,這預示著后續調控政策出臺的可能性較大。
從機構行為看,距離12月31日的年內排名沖刺線還剩15個交易日。歷史上,12月份都是各類機構爭奪排名位次的關鍵時期,但往往沒有太大的行情。這是因為機構也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要兌現籌碼而逐漸降低倉位,一方面又要換股操作而進行潛伏式冬播。整體上是一個總量對沖過程。加之,基金內部考核的期限不盡統一,權重股異動不排除有“注水”之嫌,例如雙匯發展連拉六個漲停,重倉機構浮贏30億。因此,我們認為,元旦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冬播機會。
低估值品種不能買
采訪中,不少投資者告訴記者,眼下低估值品種不能買,高估值品種不敢買,只有耐心等待。目前成交量萎縮反映印證了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數據顯示,目前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估值水平基本回到了今年7月前的水平,接近2008年的歷史低位。為什么低估值品種也不受投資者青睞?究其原因,市場擔心今年1季度的GDP高基數,會導致明年同期的指標在貨幣緊縮效應下出現較大的滑坡。這一弱周期的趨勢將對周期性行業形成壓制。接下來,不論是上調存款準備金、加息,還是實施房產稅試點,都意味著銀行、房地產、鋼鐵等周期性行業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沒有寬松的流動性支持,傳統行業的估值修復難言樂觀。
值得關注的是,經濟結構性調整,使舊模式下發展起來的大量傳統行業的盈利能力將不可避免出現下滑。證券市場周期性品種被邊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風格轉換在流動性緊縮和結構調整下,一段時期內難有作為。
高估值品種不敢買
勿庸置疑,目前市場普遍看好新經濟和大消費,這兩大領域不僅不存在政策風險,而且成長的確定性較高。問題是,大消費范疇的醫藥、食品、白酒、服裝等股價已經透支了未來業績增長;而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小盤成長股的高估值,更遭到普遍質疑。
目前滬深300的動態市盈率為15倍,而中小板是40倍,創業板更是超過70倍,估值落差分別為2.66倍和4.66倍。而目前全球各主要股市小盤股相對于大盤股平均折價52.1%,香港和印度股市均折價70%以上,美國紐交所小盤股也相對于大盤股折價30%以上。反觀A股市場,近10年小盤股市盈率相對于大盤股平均溢價73.18%。無論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目前創業板、中小板股值溢價高得離譜。
另一個問題是,從今年中期情況來看,部分創業板股票的成長性并不優秀,甚至還低于滬深主板的成長性。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29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呈現明顯分化趨勢,其中就有22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了變臉。
我們堅持認為,再好股票也需要有恰當的價格,否則就有高估的風險。目前估值仍高高在上的中小市值品種有明顯的補跌需求。
冬播之道要有耐心
經過近一個月的弱勢震蕩,大盤有可能選擇向下突破,從而進入冬播的“挖坑”階段。冬播是一個復雜過程,應注重選時、選股、低吸、分期,不可一蹴而就。我們將冬播之道歸納為四條:
一是選時拼耐心。冬播是樁季節性活兒,一定要耐心等待大盤和個股調整到位,不可盲目下種。如果是寒冬,那就適宜“冬藏”;如果今年是一個暖冬,寧可等到明年初的“倒春寒”機會。有人總認為下跌的空間有限,大不了再跌一百點。其實,在冬播季節,大盤跌100點,有的個股可能補跌到向下500點的價位。
二是選股比眼明。目前點位,周期股和成長股的機會都不大,可在估值與成長性的權衡中選擇具有相對優勢的品種。就選股范圍而言,調整越深選股范圍越大,可播種的面積越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2700點是前期整理的大平臺,可播面積將數倍于2800點。若調整到2650點附近,填補完前期跳空缺口,就可能進入全面深耕播種階段。
三是低吸忌手癢。普通投資者往往擔心踏空,口袋有糧,手就發癢。其實,在冬播季節,要做到手中有糧,心里不慌。機構很少拉高建倉,而是采取打壓、慢慢低吸策略。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往往是機構的杰作。
四是冬播禁腳亂。俗話說,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吃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播種要一手一手地播。散戶錢少,容易犯孤注一擲的毛病。一旦做錯,又割肉出局,錢就越來越少。要記住,冬播是中長線的細活,分步操作必不可少,切不可自己亂了陣腳。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