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晉煤7年上市路盡是"煙霧彈" 借殼ST天龍疑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市計劃醞釀7年,卻一直未能圓夢。

近期,山西五大煤企之一晉煤集團再次傳出借殼緋聞,被指將借殼*ST天龍(600234.SH)實現A股上市。

11月6日,ST天龍宣布停牌,但停牌前三個交易日該股票已受晉煤集團借殼傳言影響,股價7.35元大幅上漲至停牌前的8.49元,作為一只ST股票,連續三天都近乎漲停。

“ST天龍的殼體量不大,加之大股東占有絕對控股權,如果真要借殼,操作起來難度不大。”廣發證券一位分析師據此認為,但他同時質疑,晉煤集團在過去七年中,已傳出十多宗真真假假的借殼傳聞煙霧彈,“這次的市場傳言有多少真實度呢?”


2003年,晉煤集團曾運作藍焰股份IPO上市,但是7年仍未能如愿;其間,晉煤集團試圖借殼撫順特鋼(600399.SH)、錦州石化(000763.SZ)、東方熱電(000958.SZ)而未果,上市之路頗為坎坷。

“市場傳聞很多,但整體上市工作我們一直都在積極運作。”11月9日,晉煤集團副總會計師、煤化工產業發展局副局長李占良對本報表示,他婉拒對是否借殼ST天龍做出回應。

作為傳言潮頭浪尖方,ST天龍董秘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該公司近期均無重組計劃。

借殼ST天龍?

晉煤集團借殼ST天龍的傳言并非突然,于2009年11月即有消息傳出。

“就借殼而言,目前資本市場資金較為充裕且處于上升期,是上市的優良時機。”前述分析師表示,作為一個參照系,ST天龍的殼資源情況也可以讓晉煤心動,原因有二。

第一, 從收購成本上看,股價,股本規模以及股本結構為最重要的因素,直接決定企業需要用多少資金來拿下“殼”。ST天龍總股本才1.446億,以停盤前8.47元股價計算,單以此判斷的收購成本顯著低于其他重組概念股。

第二,從股權結構上來看,股權結構單一的上市公司有利于新股東對其集中收購從而降低收購成本。ST天龍控股股東是東莞金正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前者18.82%股份,另太原市國資委占有4.59.%的股權,均遠超過第三大股東。

意外的是,ST天龍今年也遭遇高管動蕩,原董事長和獨立董事均已辭職,這或可為晉煤集團進駐減少些許阻力。

不過,一位煤炭業內人士提醒,ST天龍的實際控制人萬平2005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萬平所持東莞金正65.91%股權也全部被法院凍結,“處理起來比較棘手”。

ST天龍此前剛剛摘掉險被退市的帽子。數據顯示,該公司2006、2007年均處于虧損狀態,2010年前三季度已虧損1758萬元。縱使贏利的2009年,其凈利潤僅為312萬元,凈資產收益率更為-25.83%,現今的資產負債比高達154.95%。

前述煤炭業內人士認為,負債背后隱含財務等隱患風險,借殼ST天龍未必是最佳選擇,“反而是繼續運作先前的藍焰股份更有機會”。

2008年4月,藍焰股份首發上市未能通過證監會審核。山西省人民政府資本市場發展辦公室主任王華先前告訴本報記者,藍焰股份修改方案已再次上報證監會等待重新審核。

藍焰股份為晉煤集團旗下子公司。2009年5月,山西省政府為省國資所屬的七大煤業集團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資產的整體上市,規劃了較為明確的時間表:力爭在2010年內實現晉煤集團下屬的藍焰股份上市。

顯然,從目前情況來看,晉煤集團已無法實現山西省省政府所提出的2010年實現整體上市計劃。

融資壓力

山西五大煤炭集團,分別是同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陽煤集團和晉煤集團。前四家已經悉數上市,惟獨晉煤集團一直沒有自己的上市公司。

接近山西省國資委的一位人士透露,一方面省里有時間表限制,另一方面也有資源整合和壯大煤層氣等產業鏈的需求,故此晉煤的上市欲望較為急迫,但他同時表示,“省里的時間表也不是強制性的”。

晉煤集團是由山西省國資委控股的特大型能源企業,是全國最大的煤層氣抽采利用企業、全國最大的煤化工企業,企業位列2010年中國煤炭企業100強第9名,目前具備5000萬噸/年煤炭生產能力、10萬噸/年煤制油品規模、15億立方米/年抽采能力。

根據晉煤集團的“十二五”規劃,該集團將形成1億噸煤炭產能、100億立方米的煤層氣抽采量、2100兆瓦的發電總裝機容量的現代型企業,生產經營總額突破2000億元。

晉城市政府一位人士坦言,僅是資源整合一塊,晉煤集團在晉城市范圍內共重組36個整合包,涉及礦井98座,整合面積約262.93平方公里,資源儲量約15.32億噸,整合產能2445萬噸,“雖然可以為晉煤達到1億噸的產能提供強大彈藥,但同樣也讓其面臨很大資金壓力”。

王華表示,資本市場將是解決資金的主渠道,“用資本市場找到的錢促進改革重組和資源整合。積極為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創造條件,同時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以再促進資源整合。”

根據山西省的規劃,2015年前,同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晉煤集團和陽煤集團五大煤業集團基本完成整體上市,資源大省山西發展煤化工的步伐將會加快。

上述煤炭業內人士坦承,相對于其它省內四大煤炭集團,晉煤集團因為上市較晚,故此在市場融資領域作為不大,而未來的資源整合、海外并購、產業鏈擴展與貫通均需通過市場融資來實現。加之,“如果在2012年之前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晉煤集團2015年要實現整體上市將會十分艱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