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局部成果可期 全球協定或難出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時間12月11日(當地時間10日),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談判坎昆會議即將落幕。在會議“沖刺階段”,進入首腦級對話階段的與會各方,仍在積極協調立場,以期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達成協議,以此促動整個聯合國氣候談判框架繼續向前推進。

出臺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協定,一度是國際社會對坎昆會議的最高期望,但因全球金融危機對發達經濟體的負面影響仍遠未消散,加之日本等經濟體強硬堅持其反對延長《京都議定書》期限的立場,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協定已難以在坎昆會場上出爐。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9日在談判期間表示,對于氣候變化談判進程是否成功、是否在前進,《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能否堅持和繼續是重要標志。《議定書》是整個氣候變化談判進程中唯一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文件,必須堅持,這是全世界各國努力做出的決定,在歷史上發揮過作用,“沒有道理自我否定”。

正因為各方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問題上立場難以調和,在當地時間12月9日的首腦級對話中,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隆呼吁與會經濟體力爭就具體問題達成協議,當然,“這并不是說要放棄長期目標”。


目前,包括減緩熱帶地區去雨林化、關注小島嶼和最貧窮經濟體生存問題在內,坎昆會議有可能達成的最關鍵議題是對“氣候基金”規模及資金來源等問題的確定。去年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曾對氣候基金細節有所確定,但經濟復蘇狀況難盡人意的發達經濟體在坎昆拒絕踐諾。為此,聯合國融資顧問團于本周早些時候提出新方案,其中所包含的資金來源包括征收金融交易稅、向國際海運和航運征稅、碳關稅等。該方案得到了發達經濟體的認同。

挪威首相斯托爾滕貝格指出,根據《哥本哈根協議》,發達經濟體要提供快速啟動資金和長期資金支持,援助發展中經濟體應對氣候變化。這些資金支持可以實現,發達經濟體應盡快尋求各種途徑集資。

在9日的會議中,英國被要求針對容易造成污染的工業及煤炭、天然氣及石油等能源行業上繳150億英鎊(約合236.3億美元)的環保稅,并在2020年向氣候基金貢獻15億英鎊資金,這些要求被認為將在坎昆會議成果中得到確定。

世行行長佐利克還于9日宣布建立“市場準備伙伴基金”,以資助發展中經濟體包括技術、政策和制度干預在內的各種碳市場舉措。該伙伴基金獲得澳大利亞、歐盟、挪威和美國共2500多萬美元的資金承諾,德國、日本和英國也表示了提供資金支持的意向。該伙伴基金的目標是籌集一億美元,預計2011年初開始運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