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對國內基金投資的風險管理更為重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內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高于海外成熟市場,且基金投資較多采用擇時策略提高收益,因而股指期貨對基金投資的風險管理更為重要。在中金所近日舉辦的第十四期套期保值研修班上,嘉實基金風險管理部總監、曾任ING投資管理公司(美洲區)投資流程與風險管理部門主管、并在Vanguard集團及Evergreen投資管理公司工作的畢萬英如此強調。
畢萬英指出,在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之前,我國股票市場單邊運行,缺乏雙向的市場約束機制,使得股票市場的波動幅度明顯高于海外成熟市場,超漲超跌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國內基金持有人相對缺乏長期投資的理念,基金申購贖回的頻率相對較高。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基金投資往往不得不采用“選擇時機、調整倉位”等策略來規避風險或應對贖回,這與海外共同基金大多采用恒定倉位來追求相對投資收益的做法存在較大區別。他表示,滬深300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會逐漸改變這一局面。股指期貨屬于場內衍生產品,具有產品簡單、交易透明、集中清算、監管嚴格等特征,自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市場被推出以來,全球的股指期貨市場尚未發生過系統性風險;并且,在1987年股災、2008年次貸風暴等金融危機中,股指期貨市場的成交量均明顯放大,為股票市場提供了充分的流動性和轉移風險的通道,發揮了穩定股市的積極作用。由此看出,股指期貨市場的運行是安全的,管理風險是有效的。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后,市場運行平穩,期現價差合理,到期交割順暢,可以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畢萬英表示,海外共同基金運用股指期貨的方式較為靈活,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套期保值、優化資產配置、現金管理、流動性管理以及擴大投資范圍。在國內股票市場波動性相對較大,以及基金申購贖回頻率相對較高等因素的影響下,上述很多方面都可以被國內基金業借鑒和應用。比如,基金經理可以根據對市場風險的判斷,利用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來調整基金投資組合的貝塔值,以控制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在新基金建倉期,可以通過買入股指期貨來鎖定建倉成本;在需要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時,利用股指期貨就可以實現更快的時間、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沖擊成本;在應對非預期的申購贖回時,可以利用股指期貨的杠桿性和投資替代性,更有效地進行現金管理。
畢萬英強調,基金在參與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時,一定要做好內部風險管理,設計完善的風險管理流程,配備專門的風控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基金管理人不僅要實時監控Beta值的穩定性并觀察基差的變化,及時調整對沖比率;而且還要對套保合約的價值規模進行嚴格的限額管理,對風險敞口進行嚴格的量化評估;尤其要重視對保證金的管理,做好基金管理人、托管人以及期貨公司之間的銜接與溝通,避免出現被強行平倉而導致套保方案的失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