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擬以每股29.45港元 將工銀私有化 作價高於預期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持有工銀亞洲 (0349-HK) 近 73% 權益的工商銀行 (1398-HK) (601398-CN) ,在昨 (10) 日收市後提出以現金每股 29.45 元 (港元,下同) ,相當於 2009 年市帳率的 2.14 倍,將工銀亞洲私有化,作價較證券界估計為高,工行私有化工銀亞洲所需支付代價為 108.3 億元,將由內部資源撥付。
《星島日報》報導,工行公布指出,倘工銀亞洲私有化失敗,則有可能採取包括供股在內的增資方式,以及適當控制分紅等,以應對未來業務需要。
工銀亞洲將於今 (11) 日復牌,私有化作價較停牌前收市價 23.05 元,有 27.8% 的溢價,較去年底之每股淨資產值有 1.14 倍溢價。公布指出,工銀亞洲未來積極開拓和發展包含大中華地區的客戶和業務。
證券界在今年初時估計工銀亞洲私有化作價,以中銀國際預測為最高,達 25 元,而近期的預測則包括摩根大通的 27.7 元,瑞銀估計 23.1 元。瑞銀指出,工行私有化工銀亞洲,對工行的資本充足比率影響甚微,只會令一級資本比率下跌 0.15 個百分點。
證券界指出,工銀亞洲私有化作價較高的消息,對本地中型銀行股價應該有支持。受到大市氣氛不佳影響,本地中小型銀行股昨日普遍回軟,創興 (1111-HK) 收 17.98 元,跌 0.1% ;永亨 (0302-HK) 收報 82.85 元,跌 0.2% 。
分析師表示,工銀亞洲私有化將有利銀行未來增資發展,以及工行日後在港有新業務發展之時,避免出現與工銀亞洲小股東利益衝突的問題。
工銀亞洲前身為友聯銀行,是由工行於 2000 年時向招商局集團購入友聯銀行 53% 股權,當時涉及現金 18 億元,也是中資銀行首度在港收購銀行的個案。友聯於 1999 年時錄得 5 億 4500 萬元的虧損,其後工行向友聯注入工商香港分行及工商東亞等資產,協助友聯發展。
工行來港上市後,工銀亞洲曾多次傳出私有化,股價亦多番炒作而上升。於 2008 年 6 月時曾升上 23.65 元高位,而歷史高位則為 1997 年 9 月的每股 24.18 元。
公布指出,私有化將有利於工銀亞洲與工行間的業務互動,並為工行未來進一步支援工銀亞洲的業務發展提供更大的靈活性。目前工行持有工銀亞洲約 72.81% 已發行股本。
工行指出,未來幾年預期工銀亞洲業務規模發展,增資壓力將突顯,工銀亞洲目前的上市地位將使工行向工銀亞洲進一步注資的空間非常有限。此外,上市地位要求工銀亞洲承擔上市有關的成本及費用。如能成功將工銀亞洲私有化,則成本和費用將得以節省。工行之聯席財務顧問為工銀國際及高盛信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