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高過美國 各國應對招術
鉅亨網新聞中心
油價高過美國,專家分析稱這跟中石油、中石化的壟斷有關,而美國則是充分競爭的市場,因此油價不會上漲太多。中國內地油價確實高過美國,但比起日本、英國,甚至中國香港地區都還要稍低點。這些油價上漲比中國還厲害的國家是如何應對的呢?各國應對油價上漲招術揭秘。
中國:243億直補農戶
考慮近期油價上漲以及后期其他農用生產資料價格變化因素,財政部近日再次撥付各省農資綜合補貼資金243億元,全國畝均新增補貼資金約14元。
財政部表示,新增補貼資金將直接補助給種糧農戶,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因農資價格上漲而降低。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補貼政策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科學制定補貼方案,盡快落實補貼兌付工作,力爭春耕前將新增補貼資金兌付到種糧農民手中,支持春耕備耕,促進糧食生產。
財政部統計顯示,加上此前撥付各省的835億元,截至目前,今年財政部已累計撥付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8億元,比2011年增長近30%。此外,財政部表示,已預撥674億元油價補貼給漁業、林業、城市公交、農村客運、出租車等行業,下一步將繼續加大預撥力度。
日本:買便宜的重油深加工
在油價上漲的背景中,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石油產品需求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呈現出汽油和輕油消費量急劇增加,而重油消費量卻減少的現象。結果是,對輕質原油的需求增加,而對重質原油的需求相對減少。 原油價格頂峰時期,輕質原油比重質原油的價格每桶高18美元。 通常情況下兩種原油呈現5至6美元的差價,而頂峰時期這一差價擴大了3倍。
日本石油公司借助於長期合同籌措石油,使經濟具備了抵抗油價上漲的能力。 此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需求結構優勢,即在石油需求中,美國的汽油需求占50%,而日本僅占15%。
為了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日本在眾多領域開發節能產品。目前,日本政府正在開展用重質殘油制造柴油、汽油等燃料的計劃,該計劃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并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此外,日本還積極加強生產環節的節能。日本主要進口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生產的重質原油,其中所含高硫磺的處理比較困難。 但日本的石油公司投入資金,購置了脫硫等二次處理裝置。 所以,即便購買重質原油,也可以經脫硫處理提高產品質量。
韓國:居民少開車擬給補貼
韓國是世界第四大原油進口國。 對于原油完全依賴進口的韓國來說,目前日益攀升的國際原油價格已嚴重制約韓國經濟增長。 根據韓國中央銀行的估計,國際油價每上漲1%,將導致韓國經濟增長速度縮水0.02%。為減輕日益攀升的國際油價對韓國經濟造成的影響,韓國政府正在考慮施行補貼措施,以鼓勵國內居民減少駕車時間,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根據這項補貼措施,居民將被鼓勵自愿在每周至少一個工作日里把汽車留在家中。
韓國產業資源部一名高級官員說,除了降低汽車稅外,韓國政府還考慮為自愿“節能”的汽車司機提供降低保險費及停車費等優惠措施。韓國形成“汽車星期制”,即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自愿選擇其中一天不開車,形成市民活動。參與該活動的開車人可得到一系列優惠,如免費車檢、過隧道費減半、修車費減10%、在居住地有優先停車權、在公共停車場及公園綠地停車場停車費減20%等。
德國:提倡汽車共享
所謂“汽車共享”,是指許多人合用一輛車,即開車人對車輛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有點類似于在租車行里短時間包車,手續簡便,打個電話或通過網上就可以預約訂車。
德國目前是歐洲各國中參加“汽車共享”會員人數最多的國家,有10萬多人,而1997年德國僅有2萬會員。據一項調查估算,德國潛在的“汽車共享”用戶大約有150萬人。
使用共享汽車大約需要三個步驟:一是在“汽車共享”提供商那里登記成為會員,交一定數量的會員費和押金;二是預約用車,告訴共享汽車提供商,你需要什么樣的汽車、使用多長時間以及何時取車;三是用會員卡電子鑰匙打開車門,然后將相應密碼輸入到車載電腦中,這樣用戶開車時間和公里數都記錄在電腦里,以便用完車后交納費用。用車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車送還原處即可。
法國:放棄開車是省錢良方
隨著油價的上漲,最難以承受油價上漲的就是普通工薪族,他們當中很多人住在郊區,每天必須開車上下班。為了節省燃油開支,法國人放棄了開車去郊區的大超市采購的習慣,在離家很近的果蔬店、雜貨店里購買日常所需。每周日開市的集貿市場里更是擠滿了人。除此之外,很多年輕人開始在網上購物。法國百姓找到了省錢的最簡單方法放棄開車。旅游業也因此受到影響。
法國總理菲永在2008年就表示,法國應當繼續大力發展核能。菲永說,發展核能曾是應對上世紀70年代高油價的重要舉措,面對今天能源價格高企的局面,發展核能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強調,繼續發展核能、開發節能技術和增加使用新能源等,都是應對高油價的重要舉措。
此外,法國小型轎車“大行其道”,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旗下的微型車——精靈轎車行駛在法國首都巴黎的大街上。 隨著安全性能的改善,小型轎車以其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便於停放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法國人的青睞。
美國:減少駕車時間
美國消費者協會2011年3月發表的美國油價和消費報告指出,美國九成以上的民眾對油價上漲表示擔憂,中低收入家庭、低學歷者和55歲以上老人以及上班族對油價飆升最為敏感而且受到的經濟壓力也更大。
2008年,在油價高企時,堪薩斯州一個農民,因為給自己的卡車加不起油,干脆賣了車買騾子。還有家美國航空公司,因為承受不了油價,要改成按乘客的體重定票價,把客運當貨運來經營。
萬事達卡在去年4月份跟蹤了全美14萬家加油站,根據數據統計,全美汽油銷售已經連續5個星期下降。高油價正在改變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四分之三的人減少其他開支,三分之二的人減少開車。一半人計劃在靠近居住地休假,幾乎同樣多的人考慮購買更為省油的汽車。
在高油價時期,民眾要想節省開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減少汽油的消費。而減少汽油消費又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少開車,二是提高汽車的燃油率。節能車、耗油量小的車子在平時可能不起眼,但到了油價大幅上漲的時候就看出功力了。不過最令人驚奇的是,提高汽車的燃油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將輪胎的氣打足,半癟不癟的輪胎最耗油。
加拿大:凌晨兩點去加油
加拿大部分地區因為油價高企,已經開始土法煉油,在馬路邊上隨便放幾個煉油設施,就把自己煉的油賣給大家了,據說還有一定的市場。還有一些人說,大家應該在凌晨2點氣溫最低的時候去加油,由于熱脹冷縮,可以多加點。
世界上油價最高的國家是土耳其,油價最低的國家是委內瑞拉(每升0.05美元)。韓國、日本、法國、德國,以及瑞典等北歐國家平均油價折合人民幣都超過10元。
世界油價最高的十個國家是土耳其、挪威、荷蘭、丹麥、意大利、瑞典、比利時、芬蘭、希臘、法國。油價最低的國家前五位分別是:委內瑞拉、伊 朗、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巴 林。這些國家由于盛產石油油價很低。排名采用國際更通用的95號汽油,部分國家進行了折算。
(鄭文良 綜合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