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進行時 險企尋求第三方支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銀行小保險的格局讓保險公司在對銀行渠道的議價問題上甘拜下風。為了控制成本,提供更多便捷的支付渠道,很多保險公司開始轉變思路,尋求第三方支付。
最后的談判
本報獲悉,上海保險公司自12月1日起將以3‰的比例執行新的刷卡交易手續費,這場自6月份開始的價格談判最終將以保險行業的退步暫告一段落。
今年6月份開始,全國各地保險公司陸續接到銀聯通知,其刷卡交易手續費由原來的1‰-2‰之間提高至3‰,導致險企業務的經營成本大幅增加。以北京市場為例,其上半年產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07.1億元,其中車險保費收入在產險保費中占比超過70%。手續費提高后,保險行業每年至少要付出近千萬的成本。
一場保險行業對銀行行業的價格談判隨后在各地啟動,由于保險公司各自為戰,最終都無果而終。
但是在這些地區當中,上海由于采取統一車險信息平臺 “見費出單”比較特殊,以往的費率也是由保險同業公會代表保險公司進行協商,一直執行1.8‰的標準。此次費率變動來襲,上海保監局、保險同業公會、金融工委紛紛出動,參與了這場同銀聯的談判,一位財險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但是世博會都開完了,還是沒有進展,銀聯方面的態度依舊堅決,只是拖延了實施期限”。
銀聯方面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手續費不是提高而是規范,至于原因和根據是什么,其沒有回復。
對此,保險公司紛紛表示不滿,“業務量越做越大,銀行的成本應該是降低的,但我們支付的手續費不減反升,有悖常理”。但是囿于見費出單的業務模式,很多保險公司不得不選擇沉默。
第三方支付
平安車險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公司規模優勢,他們原來在有些地區最低的手續費可低至0.8‰,絕大部分地區在1‰。現在統一標準,毫無砍價的空間,增加了很多成本。但是不會因為成本增加而放棄這個最主要的交易方式,同時也會拓展一些第三方支付,減少成本的同時也為投保人提供更多的支付便捷,目前已經和快錢、匯付天下、支付通有了部分合作。
其實類似保險行業與銀行業的收費糾紛并不少見,銀行龐大的營業網點和支付終端是保險最主要的渠道。
由此,保險公司不得不重視新渠道的開發,如電銷、網銷、公共終端平臺。在支付方式上,選擇第三方支付方式,擺脫單一支付手段,這也逐漸成為整個保險行業的趨勢。
“在這次談判中,我們保險方感覺很無力,只能尋求更多的支付方式,上海保險同業公會也表示會支持我們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取得費率優勢。”一位財險公司財務部人士表示。
但是據記者了解,第三方支付的手續費總體并不會比銀聯低多少,目前大約在2‰-5‰左右,具體的高低還要取決于公司的談判能力。
2009年我國保險業網上實現保費收入77.7億元,雖然第三方支付的份額并不大,但買賣雙方的熱情已經被點燃。
目前中國人保、中國平安、泰康、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等近30家保險企業已經和快錢達成了協議;國泰、海爾紐約、天平、平安也和匯付天下建立了合作。不久前,平安車險就與快錢公司一起做了大型的推廣活動。
快錢方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銀聯費用的整體提高給第三方支付帶來了機遇,2010年快錢將爭取全面覆蓋整個保險市場。針對保險行業不同業務領域需求,快錢目前已經推出了線上、線下支付服務,覆蓋領域已擴展至續保、理賠以及傳統保險銷售領域,產品也從大額支付,信用卡在線支付、支付拓展到信用卡代扣、POS支付等支付產品。
但是另一家大型險企業務部負責人則表示,隨著銀行業整體收費的提高,第三方支付的成本也會增加,畢竟銀行是最大的服務批發商,雖然會有部分折讓,但未來談判的空間并不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