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新區地塊成"雞肋"開發商無奈退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樓市調控趨嚴的情況下,部分當年高價拿下的新城區土地正在變成“雞肋”。
近日,榮盛發展公告寧可損失1億元定金,也要退掉公司在2007年高價拿下的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土地。“兩年下來,市場環境變化很大,綜合考慮還是覺得繼續開發會得不償失。”該公司董秘辦人士對記者表示,拿地之后,該地塊周邊公共配套設施的跟進建設未達當初預期,同時參考周邊已售樓盤價格,經商討后,公司作出了退地決定。
據悉,2007年12月6日,南京市國土局共計推出了9幅地塊,其中有4幅是住宅用地,出讓時均是“地王級”身價。榮盛置業以7.1億元的價格拿下了上述地塊,折算地價1萬元/平方米。剩余3幅地塊分別被南京高科、招商地產、棲霞建設3家上市公司以25.95億元、24.1億元、11.1億元競得。
早在今年2月,其中一地塊就被南京市國土局強制收回,并沒收競買保證金港幣2.45億元。南京高科在今年5月26日也發布公告稱,由于所購地塊基礎設施不到位,經申請有關部門后公司將項目開工時間相應順延至今年8月30日。目前,4幅地塊中,只有兩幅能正常開發。
針對上述情況,南京房地產開發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張輝表示,二套房政策收緊了樓市的“銀根”,閑置土地清查收緊了樓市的“地根”,退地是開發商考慮市場的不確定及資金的有限性后作出的選擇。
在樓市調控政策下,類似于南京江北新區的新城區房地產開發似乎陷入了僵局。相較于老城區,新區房價更容易出現松動。例如,一度領漲北京的燕郊地區7月份房價已在7500元/平方米左右,相比4月初下降了近3成。深圳關外的一些房地產項目降價幅度也明顯高于關內。
據業內人士分析,上述新區的房價大多因為即將并入主城區的概念被一路炒高,具有相當的投機性,在面臨調控的時候,也最具下調空間。一旦原有升值預期被打破,部分新區的土地難免讓開放商覺得食之無味,甚至成為燙手山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