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第三股勢力崛起?國有自主品牌不容忽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直以來,中國乘用車品牌主要有合資和民營自主兩大陣營,不過國有大型汽車集團正成為第三股勢力,大舉進軍市場,國有自主品牌實力不容忽視。
中新社援引華西都市報5月10日報道稱,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廣汽集團的首款自主品牌轎車傳祺強勢出擊、北汽控股的新北京牌車標以及6款自主新車首度亮相……國有大型汽車集團打造自主品牌、開發自主新車型的“集體行動”,再次吸引了眾多目光的高度關注。
一直以來,中國乘用車品牌主要有合資和自主兩大陣營:以上海大眾、廣汽豐田、北京現代等為代表的合資品牌;以吉利、比亞迪等為代表的民營自主品牌。但是,隨著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等國有大型汽車集團大舉進軍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中國乘用車品牌格局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并由原來的兩大陣容分裂為三股力量,即合資、民營自主和國有自主。國有乘用車自主品牌高起點、大手筆的殺入,將迅速改寫中國車市的格局,成為中國汽車無法忽視的中堅力量。
在這次2010北京國際車展現場,我們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中國汽車強大的第三股力量。我們不但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上海汽車旗下的榮威、MG等自主品牌,一汽集團旗下的奔騰、紅旗、天津一汽,東風集團旗下的風神以及長安集團旗下的悅翔等,而且又發現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廣汽集團首款自主品牌中高級轎車“傳祺”亮相;北汽控股新的“北京牌”車標及6款自主研發的“北京牌”汽車強勢亮相--三款“北京牌”轎車設計概念車、兩款新型SUV(二代軍車民用版)、一款混合動力汽車。
盡管國有大型汽車集團規模化進入自主乘用車領域的時間較晚,但是,國有大型汽車集團資金實力雄厚、品牌積淀長、有多年的合資經驗,在與外資合作方打交道的過程中,還學會了很多管理和網絡方面的經驗。他們在走自主品牌之路上,盡管路線不同,風格各異,但都具備品牌響、技術強、定位高、基礎好、經驗足、人才多等優勢和特點,大有后來者居上的勢頭。從目前榮威550、奔騰B70、長安悅翔的銷量來看,已經足以證明這一判斷。
不過,國有汽車集團在自主之路上,如何利用好自身優勢,把資源整合到位,人才使用得當,與民營自主汽車或合資品牌形成差異化,這是所有國有汽車集團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上個月底,廣汽集團與民企吉奧汽車合作,就是國有汽車集團在自主品牌路上的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成功案例,值得肯定和借鑒。
曾經,李書福、王傳福、繆雪中等草根造車,孤軍混戰,一路坎坷。但是,當連續幾年在中國乘用車銷量榜前十的名單里出現吉利、比亞迪的時候,當吉利汽車100%收購世界知名品牌VOLVO的那一刻,當比亞迪與奔馳簽下合作協議的瞬間……我們備感欣慰,中國民企造汽車終于熬到了出頭之日,草根力量正在壯大,并令“洋品牌”不敢小覷。
(杜琰?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