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城鎮化模式需要大的改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08 08:26


未來城鎮化難以改變政府主導的模式,但有兩個關鍵環節必須得到改變,首先是在利益分配格局上要有根本性轉變,第二個關鍵就是城市規劃問題。

據證券時報12月8日報道,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戰略,已被視為未來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中國社科院的《2010年城市藍皮書》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率到2015年將超過50%,城鎮人口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從2010年到2020年,中國還將有約2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

雖然中國的城鎮化率是用人口來衡量的,但中國過去的城鎮化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因素,在城鎮化過程中造成了很多的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城市化”是一個人口向城鎮和城市相對集中的過程,也是一個農村用地向城鎮用地轉變的過程。在中國,這個過程被打上了深深的“政府”烙印。城鎮化的基礎是土地,而政府是土地資源的最大獲利者。不過這種模式正日益窮途末路。當強拆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愈演愈烈,當擁堵的交通讓城市人愁眉不展,當良田在轟隆隆的城市化浪潮中成片消失的時候,必須慎重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的城市化向何處去?

除了“政府主導、農民被動”之外,城鎮化還有第二條路,即“政府退出,農民自主自發”。但政府充當“旁觀者”、完全由農民自主自發推動城市化的辦法,雖可解決農民收益問題和城市流動人口居住問題,但會產生嚴重城市病,很難持續。因此有人提出“第三條道路”,即“規劃主導、農民主體”。即政府作為城市建設的組織者、服務者、制度提供者,主動破解二元體制藩籬,對規劃、土地、資金、基礎設施、社保、人口管理等主動改革,允許集體土地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與國有土地平等進入土地市場。


但筆者認為,在財稅體制未根本改變之前,未來的城鎮化恐怕還是難以改變政府主導的模式。不過,確實有兩個關鍵環節必須得到改變。

首先是在利益分配格局上要有根本性轉變。過去,農民基本上被排除在由政府、開發商和企業“坐莊”的游戲之外,大量不愿進城的農民“被上樓”。他們失去土地后,形成了一個不同于農民也不同于市民的新的過渡性群體,他們徘徊在城市的邊緣,成為事實上的弱勢群體。同時,即使已經進了城,也實際上在享受“偽戶籍”。大量的農村產業工人,雖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計算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類公共服務,其收入水平、消費模式無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員。這種明顯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果未來不改變,不僅城市化進程將難以持續,也必然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日積月累的“隱性成本”無法估計。

第二個關鍵就是城市規劃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兩大弊端上:一是規劃過軟,規劃內容朝令夕改,一屆政府一個規劃思路,行政權大于規劃權;二是規劃的科學性不夠,缺乏足夠的戰略研究,過于“貪大求洋”,盲目“急功冒進”,不注重城市生態系統內部各種結構要素、利益群體的均衡協調發展。缺乏科學規劃的城鎮化帶來了很多弊端:交通問題、城市基礎服務不足、城市生活品質下降、環境污染、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建筑物壽命極短等。

總之,城鎮化仍將是中國今后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社會變遷。其中,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利益關系都將重塑。全球城市化已有多種經驗教訓在前,國內城鎮化也積累了多種問題,如果不從利益分配和戰略規劃方面加以調整,未來中國的城鎮化難免走上過去問題叢生的老路。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