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馬慶斌:保障房建設應和城市化發展結合起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研中心副研究員馬慶斌認為,保障房建設應和城市化發展結合起來,在不同的階段應該制定不同的保障性住房的比重,以及不同的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據中新社10月11日報道,國研中心的副研究員馬慶斌11日在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活動時建議,保障性住房建設應和城市化發展道路結合起來。

馬慶斌稱,保障性住房應該有階段性。通過梳理一些西方的保障性住房,發現他們的政策有很強的階段性特點。一般保障性住房有三個階段。一是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總量供需矛盾,比如中國目前來講很明顯這一點,城鎮化快速發展,每年一兩千萬人口進入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矛盾主要體現在總量的供需上面。當大家的總量問題逐步緩解以后。

下一個矛盾就會轉變為第二個階段,也就是結構性矛盾階段,戶型大小的問題,不僅要吃飽,要吃得更好,更高的階段是吃飯不是為了吃了,還要為了好看。三是公平和效率的階段。像美國,歷史上沒有遇到太多的,一、二階段很少,他們的缺點是市場上程度太高了。二戰以后,特別是二戰到六十年代,日本在快速城鎮化階段,它的保障性住房曾經高達40%、50%。到目前為止,日本的保障性住房比例是在44%左右。應該說,在不同的階段應該制定不同的保障性住房的比重,以及不同的政府和市場的邊界。通過前面的例子可以知道,隨著矛盾的轉化,你會發現政府補貼方式也不一樣,首先從實物建房到補貼,所謂私人的企業建廉價房,再到后來直接補貼老百姓或者中低收入者,在不同的階段應該有不同的財政方式和補貼方式,中國應該盡快制定中長期的保障性住房的戰略規劃,而不是簡單地說今年市場有問題了,我就建保障性住房。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是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十年二十年,相對來講應該體現在總量供需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上。


馬慶斌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從中低收入者逐漸專項低收入者,保障的范圍越來越小。這與經濟發展水平是有密切關系的。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們提出一些政策建議,從宏觀方面來講,研究和探索更加符合中國實際的城鎮化道路。德國的房地產穩定,不是簡單地建一個法律制度,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德國走了一條比較特殊的城鎮化的道路。你會發現,在1910年德國已經完成了城鎮化,有65%的人住在小城鎮和鄉村,到目前也是60%以上的人住在小城鎮中,而不是大城市。中國大城市的房價飛漲,很大的問題也是中國需要反思一下我國目前城鎮化發展道路的問題。目前農民工流動方向來講,應該說一半以上的農民工流到縣級以上的中等城市和大城市。這說明一個問題,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但是也說明一個問題,農民工為什么不愿意回到家鄉?就是小城鎮和農村的生活環境還有待于改善。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