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一帶一路”國際話語權構建的思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05 10:33
作者:王秋彬 崔庭赫 摘自《海外利益研究》公眾號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中國構建國際話語權的難得契機,但值得反思的是,中國媒體關於“一帶一路”國際話語權的構建還不盡人意,海量的對外傳播內容並未產生應有的效果。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撐理論研究,另一方面要改進對外傳播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國際媒體平臺,以爭取更多的國際受眾。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便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流行話語之一。國內外媒體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進行了廣泛解讀,各種觀點異彩紛呈,相互碰撞。國內官方媒體大力開展了對外宣傳工作,許多人也提出要講好“絲路”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但應當看到,在目前國際傳播格局之下,中國要想獲得“一帶一路”國際話語的主導權,並非易事。中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倡者,如何加強戰略實施過程中的話語權,成為一項不亞於戰略實施本身的艱巨任務。
國際話語權的內涵
一般說來,話語權既是一種說話的“權利”(rights),也是一種說話的“權力”(power),但主要是后者。我們知道,人人都有說話的權利,但並非所有的話語都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從而折射出權力。國際話語權不僅是一個國家在世界上“說話”的權利,更是指“說話”的威力與有效性。
國際話語權具有三大屬性。一是不平等性。國際話語權與國家實力相關,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極大地影響了它們的國際話語權狀況。歐美強國在國際話語權中占據優勢地位,甚至是霸權地位,而非洲、拉美等國家則相對處於弱勢地位。二是國際性。一國的話語之所以能成為國際的,並不是在於它提出的話語內容涉及國際因素,而在於該話語能為多少國家所接受。一國提出的、能為世界接受的話語越多,那么這個國家的國際話語權也就越強。三是非強制性。國際話語權的大小雖與國家實力有關,但並不完全取決於國家實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話語內容的質量、普適性、邏輯性和說服力,國家也很難動用強制力量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觀念,它體現出來的主要是一種吸引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一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
國際話語權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外交話語表達,即提出核心概念,主導議程設置。外交話語是主權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政策、立場與觀點的表述,實際上,只有超越本國國家利益,帶有全域性的核心概念才可以為更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優勢話語,產生巨大影響力,並引領國際議程的設置。建國以來,中國曾經提出了許多具有遠見卓識的核心外交理念,例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個世界”、和平與發展世界主題、世界多極化、和諧世界等。但這些話語要想轉為國際話語,還需要強大的平臺來推廣,才能為世界所熟知。否則,它只能作為一個空洞的外交口號而被束之高閣。
二是對外傳播能力,即媒體平臺、智庫、學術機構等非官方傳播平臺通過輸出話語,引領國際輿論。一國的外交話語再好,也需要有強大的對外傳播平臺把話語內容及對其的解讀傳輸出去,以獲得更大影響力。例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任總統后,因大力倡導“無核武世界”而受到國際輿論熱捧,在入主白宮8個多月后便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其實中國早就主張在世界范圍內消除核武器了,只不過並沒有獲得國際社會的應有關注。可見,傳播平臺很重要,對外傳播能力的大小在話語權構建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前,西方國家在國際傳播格局中獨占鰲頭,四大西方主流通訊社——美聯社、合眾社、路透社、法新社每天發出的新聞量占整個世界新聞發稿量的80%。傳播於世界各地的新聞,90%以上是由美國等西方國家壟斷的。非西方國家要想改變這種傳播格局殊非易事。
三是國家在國際組織中的參與權與決定權,能夠主導或者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一個國家話語權的大小還與其在國際組織中的存在情況以及影響力有關。聯合國、世貿組織等政府間國際組織是各國展示形象、闡釋政策、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舞臺。但是,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基本是一個沉默寡言者、被動參與者或中立棄權者。隨著實力的壯大,中國國家利益遍布全球,為了更好地保護海外利益有時不可避免地要卷入一些地區紛爭之中,並且需要拿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參與到國際事務的決策之中,無形中也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話語存在。
“一帶一路”國際話語權:現狀與問題
在外交話語層面,從國際媒體以及各國政府的關注程度來看,“一帶一路”倡議是近年來中國提出的最受關注的國際流行用語,這是冷戰結束以來中國最為成功的外交話語表達。根據有關統計,2013年9月到2015年2月,國際媒體中有關“一帶一路”的英文報導共2500多篇。中國的英文媒體對 “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進行了廣泛報導與解讀。截至到2015年7月底,中國的英文主流媒體發表“一帶一路”報導將近一萬篇。但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媒體的海量報導是否取得了應有效果?國外受眾特別是精英階層是否接觸到了中國媒體傳遞的相關資訊?根據調查顯示,當代國際受眾對於中國的了解主要借助於西方媒體,資訊獲取率高達 68%,僅有22%的受眾是從中國媒體了解中國。在國際機構中的話語權層面,作為“一帶一路”具體體現的亞投行(aiib)是中國倡議建立的多邊國際金融機構,創始會員國達到57 個,中國作為首倡者在其中無疑將發揮特殊作用,中國在該機構的話語權也將得以提升。
總體說來,就“一帶一路”倡議而言,無論是外交話語還是國際機構中的存在,中國都占盡了先機,最大的不足來自於對外傳播“一帶一路”的能力。下文將就中美媒體關於aiib以及“一帶一路”報導傾向做一下比較分析,並探討中國在“一帶一路”國際話語權建構過程中對外傳播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帶一路”國際話語權建構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傳播領域,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傳播平臺上,對外傳播過度依賴官方媒體。官方媒體陣容強大,投入巨大,但很容易被國際受眾視為官方的政治宣傳,再加上西方媒體長期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妖魔化報導,使受眾極容易產生排斥心理,不愿意相信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二是在傳播內容上,片面追求外宣目標,注重單向灌輸,回避問題,高唱贊歌,報導行文中充滿外交辭令,不接地氣。國際媒體普遍關注“一帶一路”與aiib的主導權、透明問題、環境問題、管理問題。但中國媒體在這方面的回應較少。相比之下,國外媒體的相關報導更為多元,自然也就更吸引受眾。三是在傳播效果上,中國媒體報導總量很大,但受眾有限。你說的不是人家想聽的,人家想聽的,你又不說,怎么能夠吸引受眾?而且中國媒體報導內容抽象的多,具體的少。西方人喜歡看到很具體的表述,並非抽象的表達。這樣的傳播效果可想而知。四是在應對他國話語上,中國媒體受壓迫的意識較濃,競爭意識不足。中國媒體在國際上的競爭意識與能力不足,總有一種被世界媒體偏見打壓的悲情意識,缺乏與國際媒體的偏見相較量的魄力和能力。我們經常把國際媒體的涉華歪曲報導歸結為西方國家的陰謀論,斥之為“西方國家亡我之心不死”,而不是與之開展爭論與競爭。
加強“一帶一路”國際話語權建構的對策
首先,應推進旨在增強“一帶一路”邏輯性和說服力的理論研究。國際話語權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概念作為支撐,以增強其說服力。當今世界主流國際話語及其概念,例如“歷史終結論”“文明衝突論”“民主和平論”“軟實力”“巧實力”等,都是西方學者提出來的。即使是在與中國相關的相關概念中,諸如“利益攸關方”“金磚國家”“g2”等,其原創者也都不是中國大陸學者或媒體工作者。鑒於此,我們需要圍繞“一帶一路” 倡議的實施,建構“一帶一路”理論闡釋體系,以增加該戰略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其次,應當換位思考,理解並回應相關國家的利益關切。我們始終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個互利雙贏的戰略,既然對大家都有利,他國就沒理由反對、質疑。但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都有自身的利益考量,在局勢未明朗之前,都不會輕易表態,而是采取謹慎與觀望的態度。而且由於社會制度的差異,各國有不同意見和聲音是很正常的。例如,中國對美國提出的tpp戰略也有不少質疑聲音。因此,中國媒體應當理解並主動回應相關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的關切與擔憂。
此外,應充分利用國際媒體平臺,傳播中國聲音,為“一帶一路”發聲造勢。目前,國際媒體關於“一帶一路”、aiib的報導中,立場觀點最接近中國媒體的就要數《聯合早報》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有很多中國大陸的學者和媒體人在早報上發表文章,闡發中國立場和觀點。而在筆者檢索到的國際媒體關於“一帶一路”和aiib的報導文章,基本都是出自外國人之手,出現了中國學者缺席國際媒體討論中國問題的情況。
最後,改進中國官方媒體傳播“一帶一路”的內容與方式,塑造公信力,使之贏得更多國際受眾。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突破傳統的外宣思維,變單向的資訊傳輸為雙向的互動,了解各國新聞傳播的風格與做法,實現新聞傳播內容和形式的“在地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