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ok)人工生殖普及 子宮內外懷孕機率風險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5-18 17:49


文/郭鴻璋(婦產科醫師)

對接受人工生殖科技治療的不孕夫妻而言,無論是人工受精或試管嬰兒,其治療過程中身心煎熬、再加上經濟負擔壓力,尤其是面對植入後兩星期等待尿液驗孕的忐忑不安心情,若驗孕片上只出現一條線,則表示任務失敗;倘若是濃濃的兩條線則代表有懷孕的喜訊。

人工生殖技術日益普及,子宮內外懷孕的機率已增加數十倍以上,因此驗出有孕,可能面臨子宮內外懷孕皆有的窘境。


醫師會為病人驗血中妊娠指數,臨床經驗若指數介於100至500之間,多為單胞胎;600至700以上則有多胞胎的機會。抽血一星期後,醫師會藉由陰道超音波來檢查妊娠囊著床位置是否在子宮內;若子宮內沒發現或是研判有多胞胎的情形,可是子宮內只見到一個妊娠囊,則必需懷疑有無子宮外孕或是子宮內外懷孕皆有的窘境。

文獻統計,自然條件下子宮外孕機率甚低,但人工生殖技術日益普及,子宮內外懷孕的機率已增加數十倍以上,偏偏要診斷出子宮內外懷孕,單靠早期血中妊娠及陰道超音波並不容易,需等到下腹部痛及陰道出血才能被發現,也因此會危及孕婦及子宮中正常著床發育的胎兒。

在2007年歐洲法國、西班牙等學者提出此臨床懷孕盲點,他們分析許多案例的變化過程,發現唯有小心謹慎地追蹤每一個蛛絲馬跡,如:植入後兩星期的血中妊娠指數以及陰道超音波的診察外,病人主訴有無出血或下腹部疼痛等症狀,才能早期診斷子宮外孕的機會。

過去,曾遇見子宮內外懷孕的個案,在不危及孕婦的安全下,經脊椎麻醉施以腹腔鏡手術,且手術過程中的腹壓維持在10-12以下,最後切除外孕部位的組織,術後再給予大量黃體素及人類絨毛膜激素做為安胎的治療,在這種安全醫療處置下,仍有一半以上的機會保住子宮內正常發育的胎兒。

近來,由於高解像力的陰道超音波應用,及血中妊娠指數的方便性,早期診斷已不困難,因此,提醒每一位婦女,若月經過期並出現下腹痛,且合併陰道異常出血時,只要患者和醫師都有警覺性,大都可以在外孕破裂之前診斷出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