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飲”重慶啤酒東北證券資管轉頭墊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如果沒有重慶啤酒事件,東北證券2011年的資管發展還是相當不錯。至少在券商集合理財方面,遠超越了東北證券其他業務及綜合實力在業內的排名。然而12月份的重慶啤酒事件,讓東北證券的資管開始急劇掉頭向下,豪賭、風險控制意識及機制薄弱等等質疑聲不斷。
而東北證券的資管,也是重慶啤酒的拖累下,凈值大幅下跌。今年以來截至目前,重倉持有重慶啤酒的4只集合理財產品,均被下滑到了排行榜的后半部分,其中兩只產品還淪落到了后10%的位置,融通一期在266只產品中更是排到了倒數第七名。
順風順水的兩年
統計顯示,東北證券目前掌管著5只集合理財產品,總份額為40.88億份,資產凈值合計36.51億元,在60家券商中排名第17位,其實這樣的規模和排名還是超過了東北證券其他業務和綜合實力在業內的排名。
從5只產品(均為非限定性)來看,東北證券5號和東北證券融通一期是今年新成立的產品。東北證券1號成立于2009年,其它兩只產品則均成立于2010年。東北證券的資管也正是在這兩年中迅速發展起來的。
資料顯示,東北證券資產管理部分遠離總部,由上海分公司管理。分公司由副總裁郭來生負責,擔任總經理,副總經理為王明威。這兩人分工管理了旗下所有的集合理財產品,這次“踩雷”重慶啤酒的產品中,兩人各占兩只。
但在重慶啤酒事件發生之前,東北證券的資管表現還是比較出色。今年以來截止到8月份,王明執掌的東北證券1號以8.90%的收益率還奪得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冠軍之位,且高出第二名2.90%。
且值得一提的是,東北證券3號的首發募集規模一舉突破28.35億元,創去年全年建行代銷券商集合理財計劃發行規模最高的記錄。今年新成立的東北證券融通一期和東北證券5號也分別募得資金1.83億元和11.52億元。
4只產品“狂飲”重慶啤酒
然而這些所謂的“輝煌”,在重慶啤酒事件爆發后戛然而止。2011年三季報顯示,東北證券資產管理子公司旗下5只集合理財產品中,4只產品均重倉重慶啤酒,成為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家深陷重慶啤酒“黑天鵝”事件的券商。
具體數據顯示,4只集合理財產品,包括東北證券3號、東北證券2號、東北證券融通一期以及東北證券1號,持倉量分別為271.4萬股、55萬股、23.5萬股、22.5萬股。共持有372萬股,合計為公司的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在上述集合理財產品的持倉結構中,重慶啤酒都是重倉股。譬如成為第一大重倉股的,有融通一期;為第二大重倉股的有東北證券1號和東北證券2號;去年12月成立的東北證券3號中,重慶啤酒排名第七。如果從所占凈值的比例來看,3款產品所持重慶啤酒的市值三季度末均超過了凈值的9%,其中東北證券1號所占凈值的比例最高,為9.57%。最低的東北證券2號,持股市值也占到了該產品凈值的8.49%。
其實,東北證券旗下集合理財產品早在去年就開始配置重慶啤酒。去年一季度,東北證券1號開始買進重慶啤酒,規模僅有53.5萬股,到三季度加倉至64萬股,進入今年,倉位減了一半,持股量大約在30萬股上下。
但自此東北證券新成立的集合理財產品,都將重慶啤酒作為重倉股配置。譬如2010年5月成立的東北證券2號,一成立就加入了重倉重慶啤酒的隊伍中,到三季度末增至95萬股,今年三季度持倉量有55萬股。去年12月,東北證券3號成立;今年5月,融通一期成立。它們在隨后的建倉中,也都選擇了重慶啤酒。
業績悲情墊底
粗略估計,在停牌前,4只集合理財產品持有的重慶啤酒市值最高峰達到3億元,而12月22日,市值僅剩下1.06億元,縮水超過7成。而東北證券買入重慶啤酒大約花費2.4億元,目前賬面價值損失超過了50%,虧損額度超過了1.34億元。
由于重慶啤酒10個跌停的拖累下,東北證券集合理財產品的凈值也大幅下跌。統計顯示,在重慶啤酒復牌后的十個交易日里,重倉重啤的4只集合理財產品凈值跌幅均超過了8%,業績全部墊底。東北證券1號、3號和2號凈值分別下跌8.76%、9.80%、12.70%。東北證券融通一期則以14.70%的跌幅倒數第一。
這十個交易日的大幅下跌,東北證券集合理財產品2011年全年的排名也備受拖累。今年以來截至目前,上述4只產品均排到了集合理財產品的后半部分。東北證券3號和融通一期今年以來虧損26.73%、30.44%,均排到了后10%的位置,融通一期在266只產品中更是排到了倒數第七名。表現最好的東北證券5號今年以來也虧損了5.30%,剛好擠進了前40%的位置。(投資快報)
(鄭文良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