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業務喜迎政策"利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8月3日,人民銀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未來國內黃金市場的發展規劃。《意見》首次提出發展黃金市場,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同時,詳細提出了一系列發展黃金產業和黃金市場的規劃。在業內人士看來,《意見》對黃金產業的發展將產生十分積極的正面影響,對金市在短期和長期都是大利好。釋放國內黃金投資需求“我國居民有消費和投資黃金的文化傳統,隨著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黃金首飾、金幣和投資性黃金的需求穩步增長。品種豐富的黃金市場,有利于拓寬投資渠道,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幫助投資者合理配置資產,提高投資收益,保障資產安全。”《意見》如此闡述金市健康發展對國民的意義。
意見》將有力提升國內黃金市場的需求,特別是民間對于黃金市場的需求潛力。”交銀國際分析師羅榮晉表示,“此次出臺的政策將有利于引導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黃金市場,改善過去國內居民投資渠道狹窄的不利局面。該意見對于實現國內民間投資結構多元化有著積極意義。”
在黃金供給渠道上,《意見》提出,“擴大有進出口黃金資格的商業銀行數量,推動市場創新,提高市場流動性。在市場化原則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黃金租借市場。”大通證券分析師趙彥輝就此表示:“這無疑會擴大黃金的需求。”華創證券研究員張雪川也認為:“黃金交易渠道、參與方式和參與方數量的松綁,將導致中國黃金投資需求的大幅上升。而正是黃金投資需求的持續增加,推動金價連續增長了9年。”
記者從上海銀行了解到,該行已于近日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開辦黃金進口業務。這是央行首次批準國有大行以外的銀行開辦此項業務,而上海銀行從2003年起就開辦了境內黃金自營業務。貨幣屬性凸顯。
黃金兼具金融和商品兩種屬性,大力發展黃金市場,有利于發揮黃金不同于其他金融資產的獨特作用,形成與其他金融市場互補協調發展的局面,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擴大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深化金融市場功能,提高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和應對危機的能力,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意見》指出。
擴大黃金交易的商業銀行數量有利于央行更策略地分散中國的外匯儲備風險。央行的黃金占整個儲備資產不足2%。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央行黃金儲備的增幅是全球最高的,達到167%,但黃金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比例仍然呈現下降趨勢。”張雪川表示。
意見》還提出,商業銀行要“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開展實物金銷售、黃金租賃、黃金遠期和黃金期權等業務,豐富市場品種,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和規避風險的需要。”“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開展人民幣報價的黃金衍生品交易。引導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黃金市場,擴大黃金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此外,備受關注的《黃金市場管理條例》多年來一直沒有出臺,此次《意見》的頒布,或將為其鋪路。仟家信分析師認為,該管理條例年內就有可能會推出,屆時,猖獗的地下炒金活動將被打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